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2.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
31.(10分)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取之不尽
注:本题漫画根据罗琪的《取之不尽》改编。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5分)
(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5分)
30.2006年4月10日人民网载文指出,三峡移民精神是三峡库区的干部群众以及全国人民在整个三峡移民工作中共同创造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这表明A.中华民族精神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民族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
D.中华民族精神无论何时何地表现都是一样的
29.2006年4月16日,由全国青联和香港青年协会联合主办的“龙耀浦江”青年大型交流活动进入高潮。上午,三千多名来自两岸四地的青年相聚在上海浦东,出席“我们共同迈向世界”青年论坛;傍晚,两岸四地的青年参加“龙耀浦江”主题活动,在黄浦江畔共舞长达468米的“中华龙”。举办这样的文化活动,目的是
①培养青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弱化各民族文化的特性,增强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④彰显中华文化的底蕴,弘扬中华文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代从道德层面丰富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据此回答27-28题。
|
A.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爱国主义的主题
B.“八荣八耻”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C.知荣辱是执政党衡量党员干部的最高标准
D.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对伟大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28.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则国之大耻。”还有“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古训。这些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②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影响到青少年的终身发展 ③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要优于知识文化修养的教育 ④要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知识文化修养的教育,提高其文化素质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06年6月10日《人民日报》报道,近年来,风水术又在社会上流行起来。在一些学者的论述中,把风水说成是建筑选址的“环境科学”。据此回答25--26题。
25.考察历史和现实,风水术从来都不是科学,它只是一种迷信。这说明
A.对待风水术,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风水术在当代文化生活中已无立足之地
C.风水术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自行消亡
D.风水术是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落后文化
26.面对一些学者把风水术说成是“环境科学”的观点,我们应( )
A.继承传统习俗,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B.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
C.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D.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文化创新
24、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现在仍然存在一些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原因在于( )
①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在人们精神生活中会有所反映 ②没有足够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③ 封建思想和文化还存在 ④丰富文化生活的必然结果 ⑤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冲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3、下列关于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三者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文化自身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B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D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2、李时珍为写《本草纲目》,行程万里实地考察,不仅向他人请教,更注重亲自试验。例如他吞服曼陀罗后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麻醉作用。这说明( )
A、我们应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我们应积极进行社会实践
21.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