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6480  386488  386494  386498  386504  386506  386510  386516  386518  386524  386530  386534  386536  386540  386546  386548  386554  386558  386560  386564  386566  386570  386572  386574  386575  386576  386578  386579  386580  386582  386584  386588  386590  386594  386596  386600  386606  386608  386614  386618  386620  386624  386630  386636  386638  386644  386648  386650  386656  386660  386666  386674  447348 

11、(05·上海文综·3)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期间公布了中印全面经济合作的五年规划,确立了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奋斗目标。中印两国属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商品结构相近,在国际贸易领域存在一定竞争,但加强经济合作将会给两国带来更大的利益。为了实现“双赢”的目标,中国政府主张,双方应和平共处,互利合作,  。( )

A.结为联盟      B.科技创新     C.共同发展     D.开放市场

★12、(05·江苏卷·25) 2004 年 6 月 28 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 50 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目标是(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平等互利

C.和平共处              D.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13、(06•广东卷•27)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能源外交。这是因为(  )

A.能源安全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安全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

C.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着我国的外交政策

D.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立足点

★14、(06•江苏卷•25)温家宝在首届东亚峰会上提出:“中国将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将继续坚定地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致力于发展与本地区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这说明(  )

A.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重要基础

B.各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D.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试题详情

8、(2004全国文综)21世纪初,我国和非洲国家之间创建了发展关系和深化合作的“中非合作论坛”,中国与“论坛”参与国确定建立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在国际关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历来是中国团结与合作的对象,因为 (   )

①第三世界是国际社会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②团结第三世界符合中国国家利益  ③合作是第三世界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④第三世界国家在南北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2004·江苏)目前,恐怖主义活动猖獗,危害上升。我国主张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这表明 (   )

A.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B.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C.国际社会在反对恐怖主义问题上有共同利益 

D.我国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0、(2004·全国)2004年3月24日,7名中国大陆民问“保钓”人士登上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被日本海上保安厅强行扣留。经中国政府严正交涉,日本政府释放了这7位中国公民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 (    )

A.中日两国存在争议    

B.日方以所谓国内法为由扣留中方人员,严重违反了国际法

C.中国政府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D.搁置争议,并不等于放弃主权

试题详情

6、(2004北京文综)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符合国情,应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面对西方某些国家的压力,我国政府维持现行汇率制度不变。这是 (   )

A.我国自卫权的体现        B.展示我国国力的主要方式

C.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需要      D.巩固我国国家政权的根本措施

试题详情

5、(02·全国)“9•11事件”表明恐怖主义是破坏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社会公害,反对恐怖主义是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任务。下列关于反恐斗争的正确观点有(   )

①联合国在反恐怖斗争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②恐怖主义只是某个组织或个人的偶然行动 ③应当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④在反对恐怖主义问题上不应实行双重标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2、(01·全国)美国在我沿海频繁进行侦察活动,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2001年4月1日,美国军用侦察机在南海上空撞毁我军用飞机,并未经允许进入中国领空,降落在海南陵水机场。我外交部向美国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这一事件表明(   )

①美机侦察行为,违反了国际法和中国法律的有关规定,构成了对中国主权和领空的侵犯②我国外交部的抗议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正义之举③美国对我国进行侦察活动是霸权主义行径④国际形势的总趋势由缓和趋向紧张,由对话转为对抗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001•春招)面对新世纪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政府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下列符合这一政策的表述有  (     )

A.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处理一切国际事务  

B.绝不屈从任何外来压力,不参加任何军备竞赛

C.不同任何大国结盟,不搞军事集团

D.绝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

★4、(2002· 上海)200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布什来华访问,中美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和重大国际及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而重要的共识。30年中美关系的发展表明 (    )

A.中美两国存在着共同种益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不复存在

C.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试题详情

1、(2000·苏浙吉文综)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求同存异”原则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    )

A.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

B.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来决定亲疏、好恶

C.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一致的意见 

D.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在妥协的基础上求得一致利益

试题详情

3、①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转移的关键因素是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②在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下,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改造传统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第三产业发展。③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第三节     我国的对外政策

试题详情

2、(1)①前四次无人飞船实验是“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前提和基础。

②“神舟”五号是在前四次无人飞船实验基础上引起的质变。

③从“神舟”五号到空间实验室,再到空间站、探测月球等,是在新质基础上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

(2)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发展航天事业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从而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试题详情

3、(06•四川卷•39)

材料四 2006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图11 中国与创新型国家在科技诸方面的比较 表2 中国与B国GDP及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比较

(6)运用政治、经济常识分析,推动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转移的关键因素,(2分)及其对我国产业发展有哪些启示。(8分)

答案:1.A 2.D

主观题:1、(1)世界经济相互依存,联系日益紧密;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加大。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2)①创新性思维可以使人的认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挥。②创新性思维针对实际情况,运用分析和综合等方法,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③现代中国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创新性思维。

(3)①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总和。②综合国力的竞争将最终决定本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③历史和现实都说明,综合国力的低下将会受制于人,甚至被动挨打。

(4)①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企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②把科学技术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根本力量。③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综合国力的实质及其作用”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设问的切入角度和规定指向-二分别从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和哲学常识的角度,对科技革命的影响、创新的哲学意义、国家竞争的实质进行回答。

[解答]第(1)问应分别从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经济格局和国家经济结构两方面的影响组织答案。第(2)问可以从创新思维对人的认识能力的作用、怎样进行创新思维及创新思维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等角度作答。第(3)问可以从什么是综合国力,提高综合国力的重大意义等角度作答。第(4)问可以从现代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和管理也是生产力等角度作答。

[注意]一是根据设问要求找准知识原理,二要注意答案要有针对性、深广度。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氬┑掳鍊楁慨瀵告崲濮椻偓閻涱喛绠涘☉娆愭闂佽法鍣﹂幏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捐鈹戦悩鍙夋悙缂佺媭鍨堕弻銊╂偆閸屾稑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