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2.近年来,“中国制造”成为国际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在制造业方向,中国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世界工厂”,但缺乏核心技术仍然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这说明
A.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B.我国制造业的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科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C.我国已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D.自力更生原则要求我们避免从国外引进核心技术
21.知名家电零售巨头先后在上海市某繁华地段不足百米的范围内开设门店,纷纷推出促销手段。消费者“货比三家”,踊跃购买,买卖两旺。专家预言该地区有可能成为我国家电销售行业的“晴雨表”。这种经济现象说明
①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是“你死我活” ②市场竞争可能实现消费者和经销者双赢
③市场竞争能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④开放的市场有利于上海的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如果农业丰收,农产品的价格就要下降,农民的实际收益就会受影响;如果农业欠收,农产品的价格就要上涨,城镇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就会更加困难;如果国际农产品价格出现变动,也会波及到国内市场。针对这种现象,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A.要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B.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C.要充分发挥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D.要充分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
搞市场经济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据此回答18-19题。
|
A.市场经济既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同时又存在着弱点和缺陷
B.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刚起步
C.宏观调控是维护人民利益的重要手段
D.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
19.对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多当市场经济中的“指导员和教练员”,而不能当“运动员”。这主要是指政府要
A.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制定规则 B.发挥自身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C.主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 D.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规范和引导
17.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这样的情景:购买商品时候,当消费者向商家索要发票时,消费者就要多付钱;如果不需要发票,则可以享受到一定的打折优惠。商家的行为是
A.是一种偷逃国家税款的行为 B.是一种抗税行为
C.最终有利于消费者 D.是骗税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
16.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除技术创新外,下列哪些措施有助于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②加强科学管理
③实现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 ④企业实施兼并重组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中共中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据此回答14-15题。
14.我国节约能源、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①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②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③可以从根本上消除环境污染 ④是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①是市场经济开放性特征的客观要求 ②是缓解能源资源供求矛盾的重大举措
③能够从根本上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④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3.右图漫画“同富不同路”中,三人的收入都属于
A.按劳动要素分配 B.按资本要素分配
C.个体劳动所得 D.按生产要素分配
“水货之都”的“美誉”曾是义乌人心头挥之不去的痛。痛定思痛,义乌人重理发展思路,大力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竖起“信誉立市”的大旗……如今的义乌已成了名副其实的“华夏第一市”,被国家质监总局授予全国唯一的“重质量守信用”市场称号。回答11-12题。
11.义乌人大力打假主要是因为假冒伪劣商品
A.严重破坏了国家对企业的经营与营理 B.破坏了我国市场经济秩序
C.损害了宏观调控对经济干预的基础性作用 D.阻碍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12.义乌人令人称道的行动给我们的启示是
A.作为商品生产者,要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注重商品的交换价值
B.讲信誉、树形象、开展正当竞争,才能最大限度地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
C.保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就能在竞争中取胜
D.商品生产和交换大多数时候要遵循诚实守信的市 场原则
10.近年来,我国投资增长过快,消费相对不足。消费率过低造成居民被动增加储蓄,进而又促使大量银行资金转化为高投资率。由于投资膨胀,而国内消费相对疲软,使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不得不在国际市场上寻找出路,更加大了贸易平衡的压力,使国际收支失衡矛盾进一步凸现。因此解决这一问题我国要
① 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 ② 把扩大外需作为经济增长的根本立足点
③ 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促进消费增长 ④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内需和外需的协调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