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纸币的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销售的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货币流通规律)
4.纸币: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只是货币符号,本身没有价值,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能在商品交换中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执行流通手段等货币的某些职能。
3.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2)货币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职能。②流通手段职能。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假冒伪劣商品割裂了二者的联系;产品的质量关系到经营者的信誉与形象,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属于不公平竞争,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产品的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国家依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表现;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是市场经济自发性表现。应加强法制性;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是违背市场交易的原则的;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是违背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应有的职业道德的。也是属于不当竞争;国家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是行使社会主义国家职能、坚持依法治国原则与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表现。
2.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产品越来越便宜
(3)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创造商品的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商品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盈利→“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商品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1.商品的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①作为商品,必须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二者缺一不可;②商品的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③商品的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因而也不具有商品的使用价值。
(3)运用商品两个基本属性说明有关现实问题
29、材料一、2006年10月8日至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京召开。有关人士指出,和谐同改革、发展一样也需要成本。在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民工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维护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对沿海发达地区而言,一个亟待求解的课题就是通过支付必要的“和谐成本”,让外来务工者充分享受社会公共资源提供的保障制度,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社会的良好发展环境。如果只让外来工“做贡献”,不让他们分享公共资源,换句话说,我们不去支付必要的“和谐成本”,社会矛盾将会越来越大。一旦出现不稳定因素,党和政府维护稳定所付的成本要比目前付出的“和谐成本”大得多。
材料二、胡锦涛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1)请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说明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如何发挥作用?(8分)
(2)从经济常识角度看,我们应怎样支付“和谐成本”?(6分)
(3)材料二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是怎样体现的?(6分)
28、从一季度经济增长处于“潜在区间的上限”到二季度经济增长“偏快”,再到三季度“宏观调控收到积极成效,成果尚需巩固”,中央根据形势变化,及时作出判断并采取了相应的调控措施:一季度统计数据公布后,立即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上半年统计数据公布后又上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加强了土地调控,并对新开工项目进行全面清理;三季度统计数据发布不久,为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又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
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宏观调控成果是怎样取得的?(8分)
27、材料一:
1978---2005我国居民基尼系数的变化
1978年 |
2005年 |
|
城市 |
农村 |
城乡居民综合 |
0.16-0.18 |
0.21-0.24 |
0.47 |
注: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国际上通常认为,当它处于0.3-0.4时表示收入分配比较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则意味着出现两极分化。
材料二: 2005年东中西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单位:元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10366 |
7235 |
4160 |
4160 |
2407 |
1921 |
材料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
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
(2)综合分析上述材料,指出如何落实分配政策,实现社会公平?(8分)
26、2006年10月10日,朝鲜宣布进行地下核试验后,触动了国际的安全警戒,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联合国安理会14日通过决议,对朝鲜核试验表示谴责,同时要求朝鲜放弃核计划,立即重返六方会谈。中国外交部就朝鲜进行核试验问题发表讲话指出,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实现半岛无核化,反对核扩散,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一贯立场。中方强烈要求朝方信守无核化承诺,停止一切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的行动,重新回到六方会谈的轨道上来。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符合有关各方的共同利益。中国政府呼吁有关各方冷静应对,坚持通过协商和对话和平解决问题,中方将为此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试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常识道理?(10分)
2006年8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并将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回答24-25题。
24、人大加强对“一府(政府)两院(法院、检察院)”的监督,有利于促进“一府两院”的工作。从哲学上看,这主要强调了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
C、要重视量的积累 D、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
①保障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 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③推进依法治国 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