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从经济学角度看,解决农民遇到的困难,重要的是
A.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树立市场意识
B.不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C.政府要加强对农民的信息服务,引导农业生产
D.建立农产品最低收购价保护制度
6.2006年4月1日,我国对大排量小轿车、木制地板、一次性筷子等征收消费税。国家调整小气车的消费税与北京市解除长安街、二三环主路对小排量汽车的禁行限制。这些措施体现了
A.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的要求 B.市场固有的缺陷
C.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D.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
时下,不少农民在种植品种的选择上,只有这么两种选择:要么今年市场上什么价钱高明年就种什么,类似“刻舟求剑”;要么不管市场如何变化就抱定一个品种,好比“守株待兔”,因为没有人能告诉他们种什么赚钱。
5.《经济日报》曾报道了两则很有意思的调查:一是对A地的500名企业经营者进行的问卷调查,在如何提高竞争力这一问题上,83%的中国企业家的第一选择是降价,而100%的国外企业家的第一选择是提高产品质量;二是今年一家市场咨询公司向中国内地三大城市的公众调查时发现,对于中国产业界,人们的第一印象是不切实际的广告宣传,第二印象是降价。这启示我们
A.提高企业竞争力,争创名牌产品,主要依靠产品质量
B.提高企业竞争力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秩序
C.提高企业竞争力必须提高服务质量
D.提高企业竞争力。占领国外品牌市场,主要以较低的价位来应战
2006年11月2日,凡以“8723”开头的湖北省直属机关办公电话变成了彩铃:“……我们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做到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办群众之所需,为湖北人民建造一个美好和谐社会……”。“彩铃”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短信、呼叫等待、转移等语音业务的缺陷,是一种时尚、个性化的应用业务。随着国内移动增值服务市场的逐步深入,彩铃业务正悄悄地“走向盈利时代”。据此回答1-4题。
1.当前,一些网站开展出售“彩铃”的下载业务。在这里“彩铃”之所以能成为商品是因为
A.“彩铃”有使用价值 B.“彩铃” 已成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C.“彩铃”是专门用于交换的 D.“彩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2.如果有人以2元下载了一首“彩铃”。这2元
A.是价值尺度 B.是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C.是观念上的货币 D.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
3.“彩铃”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要求订制自己的回音铃,受到了追求新奇、时尚及个性化移动通信用户的青睐,由此可见,“彩铃”
A.有价值,因为开设彩铃业务耗费了一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有交换价值,因而是商品
C.有使用价值,因为它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D.是科技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4.据统计,截止到2006年10月,全国彩铃用户已达7000万,收入已达2.4亿元,而且呈急剧增长的趋势。这说明
A.高收益一定是由高技术带来的
B.“彩铃”价值量大,价格高,赢利就多
C.开发商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
D.“彩铃”使用价值大,利润就丰厚
28.材料一:当前,文化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我们读书、看电视、欣赏音乐等,都是文化消费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正是这些文化消费的存在,才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正是这些文化消费的存在,才推动了企业生产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2005年8月,《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颁布,决定对文化领域引进外资、文化产品的引进管理等方面做出明确的法律界定。文件规定,允许非公有资本投资参股出版物发行、娱乐节目制作、电影放映等领域国有文化企业,在投资核准、财税政策等方面,对非公有文化企业和其他公有文化企业将一视同仁。文件同时规定,非公有资本不得投资设立和经营监测台、有线电视传播骨干网等领域。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文化生活》说明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消费的道理。(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发展文化产业。(6分)
27.材料一: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会议明确提出,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已进入了新的阶段,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材料二: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将达到3397亿元,比2005年增加422亿元,增长14.2%,占2006年整个财政预算增量的21.4%。未来5年,国家财政将安排上万亿元的资金用于“全部取消农业锐”、“农村义务教育全面免费”,推广“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英才继续搞好对种粮农民的三补贴(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业机械补贴)等,国家还将保证财政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农村的水利、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建设等。
(1)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回答,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应怎样完成材料一中的重大历
史任务。(6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10分)
26.2006年7月1日,凝聚着中华民族激情和梦想的青藏铁路全线胜利建成通车。青藏铁路
的建成靠的是铁路大军们的“爱国主义的豪情壮志、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自主创新的
科学态度、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正是这种“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才完成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
(1)“挑战极限,争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些民族精神?(3分)
(2)运动《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新时期我们为什么要弘扬“挑战极限,争创一流”
的青藏铁路精神?(7分)
25.教材中说:“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珠江三角洲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地区,如今这里已经
成为举世闻名的现代化制造中心,在很大程度上,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奇迹缘于它抓
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充分发挥了本地的优势。经济全球化,为珠江三角洲提供的机
遇有:①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有利于它利用外资 ②新技术革命的进步有利于它
实现跨越式发展 ③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必然有利于它扩大出口 ④生产国际化有利于它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4.地处三江源的云南、青海、西藏等地区的居民极具民族特色。日前,北京、上海的一批
建筑设计专家无偿为这一地区的农牧民设计了许多“新型民居”,兼具多方特色,既有利
于节约资源、注重环保,又提高了住房的卫生状况和舒适程度。这种设计主要注重了
( )
A.统筹区域发展的科学理念 B.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C.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D.节俭第一,兼顾旅游的理念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