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6997  387005  387011  387015  387021  387023  387027  387033  387035  387041  387047  387051  387053  387057  387063  387065  387071  387075  387077  387081  387083  387087  387089  387091  387092  387093  387095  387096  387097  387099  387101  387105  387107  387111  387113  387117  387123  387125  387131  387135  387137  387141  387147  387153  387155  387161  387165  387167  387173  387177  387183  387191  447348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的几种说法: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③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④世界统一于物质。⑤世界是物质的。

试题详情

1. 哲学上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试题详情

(五)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

(1)规律是物质运动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2)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又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

2、方法论: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实事求是;又要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人类造福。

3、反对:片面地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无视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属于唯心主义;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机械唯物主义。

例8、水利专家说,治理淮河的思路逐步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也就是试图完全消除洪水灾害,转变为承认洪水的风险,综合运用各种设施,力争将洪水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结合材料中淮河领域洪水“管理”的实践,谈谈如何理解“治水要按规律办事”。

答案:(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要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洪水有其特有的规律,治水要尊重洪水本身的特性。

(2)按客观规律办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治水思路的转变说明人们对洪水规律认识的深化,并逐步纠正不合规律的思路和做法,按规律办事,使洪水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试题详情

(四)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指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1)规律的客观性,                                  

(2)规律的普遍性,                                   

 (3) 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受到惩罚。

(4)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利用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但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例5、(03年全国)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

   A.绘画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决定的

   C.艺术创作只凭主观虚构         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

例6、2005年7月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深度撞击”号经过170多天的飞行,成功地在距地球1亿多千米外准确命中坦普尔1号彗星内核。“深度撞击”被比喻为“在高速飞行的针上穿线”。撞击的成功,表明(  )

 A.客观规律是可以为人类认识和利用的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C.人类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  D.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实验获得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例7、(2004·江苏·不定项)人的思维活动和认识发展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

   A.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B.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是可以改造和创新的       D.是能够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

试题详情

(三)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关系  P32

1、对立(区别):

(1)含义不同  (2)特点不同,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统一(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第一,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第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反对夸大绝对运动不可知论;反对夸大相对静止的形而上学的诡辩论,最终陷入唯心主义。

例4、(2002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试题详情

(二)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原理 P31

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的运动是指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对立统一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3)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反对脱离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例4、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一论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B.运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         D.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

试题详情

(一)  世界的物质性、统一性原理 P28-30

1、内容: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  P28-29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都是物质的) P30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P30

总之,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     。 

2、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3、物质的含义P29:哲学上的物质是                           

例1、如果不顺应自然规律仅凭人们的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新的生态系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而且最终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生态系统是自然形成的,人们如果仅凭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生态系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是因为()

   A.人与自然界是难以和谐相处的    B.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D.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例2、(03年全国)物理学家把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称作反物质。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预言反物质的存在。199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在银河系上方约3500光年处有一个不断喷射反物质的反物质源。200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成功地对反物质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从哲学上看,反物质的存在表明()

 A.世界的本质并非是物质       B.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

       C.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        D.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例3、我们应这样认识物质概念(  )

  ①它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②它是在概括万事万物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即客观实在这一共同根本特性的基础上形成的   ③它是世界的本质      ④它是抽象的、虚幻的东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21.[答案]①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随着实践不断深化和发展。②这一决策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我国农业实践形成的正确认识。③这一决策已经对当前农业问题的解决和农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④这一决策在农业实践中逐渐形成,将随农业发展的实践不断完善。

试题详情

21.(06年四川)材料一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加强‘三农’工作。28个省(区、市)全部免征了农业税,全国取消了牧业税。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和对产粮大县及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75亿元,比上年增加349亿元。粮食总产量在上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又增产1454万叱,达到48401万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

材料二  据业内人士分析,按照当前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平均上涨幅度粗略计算,农资涨价至少使全国农民增加生产性物质投入390多亿元,粮食平均每亩物质投入比2003年增加20多元。

  回答: 运用认识论原理,说明我国现阶段加大中央财政支农这一决策的合理性。(10分)

试题详情

20.(答案)(1)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作用日益突出。

  (2)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因此,我们既要尊重知识,又要尊重劳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