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9、
材料一:
我国居民基尼系数的变化 单位:%
1978年 |
2005年 |
|
城市 |
农村 |
城乡居民综合 |
0.16~0.18 |
0.21~0.24 |
0.45 |
注: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均等分配的区间,0.3-0.44属于合理区间,0.4-0.5表明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说明出现了两极分化。
材料二:
2004年东中西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单位:%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10 366 |
7 235 |
4 160 |
4 160 |
2 407 |
1 921 |
材料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如何看待这种收入差距过大现象?
(2) 综合分析上述材料,指出如何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38、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向荒山开战,把地种到了山尖上。结果,粮食没打多少,植被却被破坏了。经过1998年的大洪水以后,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如要求长江上游地区有计划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口粮由财政给予补贴。
材料二:由于“发菜”与“发财”谐音,所以市场需求量很大,而甘草能调和百药,销路也不错。因此,在甘肃、宁夏一带常有人大量采挖,导致植被遭受破坏。还有猎杀黄羊等野生动物的现象。对这些行为国家都已经通过法律明令禁止。
(1)利用材料二分析单纯的市场调节的弊端,论证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2)在这两件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37、辨析:公司规模越大,其经营就越成功。
36、材料:没有监督的政府必然滋生腐败,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辨析: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是行政监督的惟一途径。
35、浙江省温州市交通流量高峰期的拥挤状况十分严重,群众对此反映强烈,这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但他们没有盲目修建、扩建公路,而是在调查并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为此节省了20亿元的投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上材料是怎样体现该市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
34、中国税务信息网2006年3月21日载文指出,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有助于有效地行使财政职能,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公平分配、调节经济运行等方面。深化财政改革,就是要按照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活动范围和作用方式,按照转变政府职能和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政职能。
(1)财政促进公平分配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国家是怎样通过财政来调节经济运行的?
33、2006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高度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接受人民监督。在我国,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就要_______
A、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B、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C、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D、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75分)
32、2005年8月18日,全国公安机关开门“大接访”活动转入第三阶段--公安厅长集中公开接访。在“大接访”活动中,公安机关坚持做到认识到位、感情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公安“大接访”活动_______
A、坚持了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B、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C、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D、彻底化解了各种社会矛盾
31、公民要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下列行使监督权的方式,属合法渠道的是_______
A、通过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指出的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
B、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
C、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D、通过张贴大字报的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
30、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一决定_______
A、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B、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有利于促进西部大发,加速城镇化发展
D、有利促进农村发展,全面建设小康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