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有关 B.不同的墨水不能混用
C. 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乳浊液也能发生 D. Fe3+的净水作用与胶体有关
1、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A、氯、溴、碘 B、钠、镁、铝 C、烧碱、氢气 D、食盐、淡水
29.(10分) 2005年以来全世界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
口增多,对能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全球石油储量下降。寻求和制备代号称“黑金”的新能源
已经成为紧迫任务,化学工作者正在研究以天然气和醇类合成优质汽油的方法。已知:
(1)凡与醛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称为α-H原子,在稀碱溶液的催化作用下,一个醛分子上的α-H原子连接到另一个醛分子中醛基的氧原子上,其余部分连接到羰基碳原子上生成羟基醛,如:
(2)
(3)
合成路线如下:
填空:
(1)在反应②-⑦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
(2)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E → F: ;
H → G: 。
(3)H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
生成的有机物能否在Cu或Ag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被空气氧化 (选填“能”或“否”)。
28.(10分)新型节能材料高温超导体的最先突破是在1987年从新的钇钡铜氧材料的研究开始的。在制备钇钡铜氧高温超导体的同时,偶然得到了副产品--紫色的硅酸铜钡。凑巧的是,后者正是发现于中汗代器物上的被称为“汗紫”的颜料,还发现于秦俑彩绘。
钇钡铜氧的晶胞结构如图。研究发现,此高温超导体中的铜元素有两种价态:+2价和+3价(铜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9)。
(1)写出铜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和族)
(2)写出Cu3+的核外电子排布:
(3)根据图示晶胞结构,推算晶体中Y,Cu,Ba和O原子个数比,确定其化学式为:
(4)根据(3)所推出的化合物的组成及各元素的化合价 (该化合物中Y、 Ba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价、+2价),计算化合物中两种价态Cu原子个数比为: 。
(5)在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氨气,小心蒸发,最终得到的[Cu(NH3)4]SO4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除了普通共价键外,还有 和 。
27.(10分)己二酸[HOOC(CH2)4COOH]制造尼龙66、聚氨基甲酸酯弹性纤维、润滑剂、增塑剂等的重要中间体,工业生产上需求很大。己二酸的传统生产方法是从石油或煤中提取的苯为原料,经下列反应合成的:
石油、煤
苯 环己烷
环己酮和环己醇
己二酸
(1)上述流程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除了④外还有___(填序号)。
(2)这种合成己二酸的方法曾被认为是现代合成有机化学的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然而从绿色化学的要求看,这一工艺存在严重缺陷,它们是:原料来源(石油、煤)是不可再生的、氧化过程中使用了具有腐蚀性的浓HNO3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现代化学家已开发出了生产己二酸的生物技术路线:由淀粉(或纤维素)制取的葡萄糖[CH2OH(CHOH)4CHO]为原料,利用DNA重组技术改进的细菌,将葡萄糖氧化为己二烯二酸(HOOC-CH=CH-CH=CH-COOH),然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氢制备己二酸,请你完成该合成路线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2CH2OH(CHOH)4CHO+O2 2HOOC-CH=CH-CH=CH-COOH+6H2O
③ ;
26.(10分)亚硝酰氯(C1NO)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由NO与C12在通常条件下反应得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在通风橱中制取亚硝酰氯,先查得其如下资料:
英文名称 |
nitrosylchloride nitrogenoxychloride |
别名 |
氯化亚硝酰;氧氯化氮 |
||||
分子式 |
C1NO |
外观与性状 |
红褐色液体或黄色气体,具有刺鼻恶臭味,遇水或潮气分解成氮的氧化物和 氯化氢。 |
||||
熔点 |
-64.5℃ |
沸点 |
-5.5℃ |
溶解性 |
溶于浓硫酸 |
||
危险标记 |
有毒气体,有机剧毒品 |
主要用途 |
用于合成清洁剂、触媒 及中间体 |
||||
之后他们拟定了如下合成装置示意图:
|
|
|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备 C12选用的装置是 (选填:甲、乙、丙),
(2) 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 。
(3) 写出亚硝酰氯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
(4) E装置中为什么选用冰盐水而不用冰水
(5)指导老师认为装置G不能有效除去有毒气体,为什么?如何改进尾气的吸收装置(画出装置图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
25.(11分) 工业生产硝酸铵的流程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硝酸铵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2)已知N2(g) +3H2(g) 2NH3(g) ΔH=-92.4kJ·mol-1。请回答:
①在500℃、200atm和铁催化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______(填“<”“>”“=”)92.4kJ,理由是_____________ 。
②为有效提高氢气的转化率,实际生产中宜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
A.降低温度 B.最适合催化剂活性的适当高温 C.增大压强
D.降低压强 E.循环利用和不断补充氮气 F.及时移出氨
(3)写出氨被加热的铂铑合金网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当温度升高时,K值______(增大、减小、无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一定温度下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将3mol H2和1mol N2混合,当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平衡混合气的压强是反应前的0.85倍,此时N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24.(10分)(1)为了防止枪支生锈,常将制成的枪支进行“发蓝”处理,也就是将枪支入放入NaNO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迅速氧化,表面生成Fe3O4的细密的保护层,主要反应是:a:3Fe+ NaNO2+5NaOH=3Na2FeO2+H2O+NH3↑
b:6 Na2FeO2+ NaNO2+5H2O=3Na2Fe2O4+H2O+NH3↑+7NaOH
c: Na2FeO2+ Na2Fe2O4+ H2O = Fe3O4+ NaOH
①请填入上面第3个方程式(c)中的各物质的系数。
②温度升高,发蓝层会增厚,原因是 ;
(2)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与NaHCO3混合溶液,测得溶液pH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 在0→t1时间内,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阳极 ;
阴极 。
②用离子方程式表明0→t1时间内,溶液pH升高比较缓慢的原因: 。
23.(11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铝热反应实验展开研究。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 |
Al |
Al2O3 |
Fe |
Fe2O3 |
熔点/℃ |
660 |
2054 |
1535 |
1462 |
沸点/℃ |
2467 |
2980 |
2750 |
- |
I.(1)某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答: (填“合理”或“不合理”)
(2)若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在下列试剂中最适宜的试剂是 (填序号)。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II.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一定量上述的熔融物与一定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OC段没有沉淀生成,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在DE段,沉淀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则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上述现象说明溶液中____________结合OH-的能力比 强(填离子符号)。
(3)B与A的差值为 mol。
3、若向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