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取决于 ( )
①生产总值 ②生产技术 ③生产成本 ④生产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中国足球队没有出现,但“中国制造”的产品随处可见。20多万件德国队球迷服是宁波生产的,球迷头上的假发来自义乌。“中国制造”产品之所以在世界杯上随处可见,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产品的科技含量高
B.中国产品的质量高
C.中国产品总体上生产成本较低,从而具有销售价格的优势
D.中国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8.(16分)中共十七大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过去20多年中,我国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但生态负担却日益沉重,生态破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成了现实威胁。如果不尽最大可能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很可能造成“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的严重后果。为此,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1)结合材料,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6分)
材料二:草地作为环境生态系统的基本部分,具有净化空气、清洁水源、保持水土、防尘护沙、调节气候等方面的重要功能。但目前占我国国土面积1/4的草地被大量开垦,加上过度放牧,滥挖甘草、麻黄、冬虫夏草、花菜等野生经济和药用植物的破坏行为,致使整体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西北地区出现的沙尘暴以及华北地区出现的风沙天气,均与草地退化密切相关。
(2)结合材料说明,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10分)
26.(12分)材料一:2007年2-8月我国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CPI)涨幅(%)
材料二:为控制消费价格指数(CPI)的不断上涨,稳定物价,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截至9月份今年已经6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5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以抑制货币信贷投放规模和投资消费增长过快。国家其他有关部门为保证国内市场供给,采取了多种措施实施调控:限制玉米出口;向市场投放数百万吨国库储备粮以平抑粮价;要求铁路等交通部门要优先保证粮油运输;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等。
(1)材料一(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政府是如何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以达到预期目标的?(9分)
25.(9分)国家有关部门从2006年开始实施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2007年1-5月,我国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4%,吨钢可比能耗同比下降4.97%。但是由于产量增加,1-5月钢铁行业的总能耗比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0.4%。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到2010年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实现“十一五”规划对节能降耗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应该怎样发挥好执政党的作用?
24.2007年8月2日以来,北极突然成为一个热点。丹麦、加拿大、俄罗斯、美国等所谓的“北极国家”纷纷围绕着北极地区的主权归属展开争夺。上述国家之所以要宣示对北极的主权,是因为:( )
①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的因素
②北极是国家存在的基本要素
③上述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干涉的权利
④维护自己在北极的主权关系着自己的国家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南郑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23.中共十七大指出,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 ( )
①有利于我国城乡居民享有相同的民主权利
②有利于我国城乡居民平等的享有民主权利
③体现了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④体现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22.2007年3月,国务院向社会公开发布《国务院2007年工作要点》,明确本届政府在本年度的主要工作与相关负责部门。这表明:( )
①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②政府坚持了依法行政原则
③政府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政府密切联系群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白蛇传、梁祝、孟姜女等传说榜上有名。国家如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 )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为了经济利益
③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④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