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艰苦卓越的斗争中培育的伟大的长征精神,一直是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和宝贵财富。是因为( )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B.不同民族的文化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D.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15.早在3年前,布达拉宫就实行“限客减负”。青藏铁路开通后,面临空前猛增的游客,有1300年历史的布达拉宫经过科学论证,作出了每天限客2300人的决定。使游客蜂拥而上、过度集中的状况变成了有序、分散的游览;既减轻了古老建筑物承载的压力,又保证了游客的参观质量,此举堪称未雨绸缪的典范。从哲学角度看体现了( )
①坚持用发展的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②注重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③正确把握了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的必然结果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06年9月是第三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把长征故事讲给中小学生”成为今年活动的主题。回答16-17题。
14.大量海内外游客的到来,使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华灿烂的文化,也给国家和地方政府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同时也让世界遗产不堪重负:敦煌莫高窟因旅游人数的倍增,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加速了壁画的氧化;张家界景区因为滥建房屋,游人过多,导致植被和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这说明(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B.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C.任何事物都包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两个方面
D.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13.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 )
①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成就 ②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③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可再生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为解决三大民生问题,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实施“穷人致富”工程,让广大群众读得起书、看得起病、住得起房,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说明 ( )
A.政府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B.政府坚持依法行政
C.政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D.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中国有29处世界遗产,绝大多数已经成为著名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大量游客。从2006年起,我国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文化遗产日”,今年我国“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回答13-15题。
11.针对一部分人的投资炒房行为对房价上涨的助推作用,国家调整了住房转让营业税计征办法,对购房不足两年转手的,按售房全额征税,这一调整大大抑制了炒房行为。这主要表明( )
A.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B.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C.国家通过税收抑制房地产业的过快增长
D.购买转手房的价格降低
10.2006年,民生问题被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教育、卫生、房地产价格等重大问题都得到高度关注。从经济生活看,是因为( )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当前国家的中心工作是促进就业
D.实现充分就业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
9.2006年,上海市公安机关侦破多起在互联网上通过发帖、跟帖、电子邮件等方式散播虚假、恐怖信息,扰乱公共秩序的案件,涉案人员均受到法律制裁。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公民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B.公民要维护国家荣誉
C.公民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D.公民要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006年10月8日-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会议指出,要下大力气解决好民生问题。回答10-12题。
8.我国公民通过“博客”表达个人或团体对某些事务的见解、主张。国家支持公民正常发表个人主张、观点表明( )
①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我国公民享有言论自由
③我国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④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恶搞,是近年来在社会上泛滥的一股黑流,因其迎合了某些人的阴暗心理,一出笼便收到推崇和鼓噪,以致于无孔不入、无处不有。从商业恶搞、网络恶搞到恶搞古典名著、历史事件乃至优秀人物,五花八门,泛滥成灾。对上述现象的正确认识是( )
A.市场经济盲目性的表现
B.提倡文化多样性的必然结果
C.文化创新的表现
D.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国家应该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
“博客”(Blog,在网上发表文章、张贴的个人日志或其作者)的迅猛发展,为人们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回答8-9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