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4.社会发展到今天,若仍靠表演惊险的绝活,在刀刃上过活养家糊口显然不值得提倡,而相声、京剧等艺术其很受公众欢迎,是要及时挽救的。这启示我们对传统文化要( )
A.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全盘否定、全部抛弃
13.“周杰伦的《蜗牛》入选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这个新闻一出来,舆论便纷至沓来,有的赞同,有的批评,原因不仅相同。这个现象表明了
A.大众文化以流行为主要特点 B.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C.传统的革命歌曲已不受大众欢迎
D.我国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12.《南方日报》曾经报道:某市一个神庙后门短短几十米的街道,竟然有十几个算命摊。这些算命摊为了招徕顾客,有的打出“××相学学会”的招牌,有的则号称“×教××分会”。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①这是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最好体现 ②这些都是封建迷信活动,应该依法惩处,加以取缔 ③这种现象危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属于社会公害 ④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们中有的是封建迷信活动,有的是正常的宗教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对“前贤”的文章,杜甫主张既要兼取众长,加以继承(“转益多师是汝师”);又要区别真伪(“别裁伪体亲风雅”)。反对一味因袭(“递相祖述复先谁?”)。这对我们进行创新的启示是( )
A.亲自实践是创新的根本途径 B.人民群众是创新的主力军
C.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D.科技是创新的重要工具
10.从古到今,“龙”一直作为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而为中外所普遍认同。中国人也往往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平添几分自豪感。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继承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滞后性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8.美国的“麦当劳”在全球开设了那么多连锁店,靠的不是资金,而是“麦当劳”文化。这说明
A.经济与文化日益交融 B.不同地域的文化日益融合
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重要 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7.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这说明
A. 知识文化修养随着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而提高
B. 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文化修养相辅相成
C.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D. 加强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6.如今,街头巷尾的算命先生屡见不鲜,他们利用相面、看手相、占卜算卦等方式为人们解答疑问,甚至通过电话、电脑提供“服务”。尽管政府明令严禁此类活动,但算命先生的生意异常火爆。对此现象,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要在文化建设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B. 这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C.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D. 对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政府不应干涉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是儒家学派的经典。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栏目以其“大众口味、学者品位” 解读《论语》。据此回答3-5题。
3. 《论语》,2500多年前的经典语录,至今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C.深远持久的特点 D.一成不变的特点
4.通过于丹的解读,更多老百姓了解了《论语》。这说明
①电视文化比传统经典文化更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最受人民大众欢迎的是传统经典文化
③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必须贴近群众,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④电视等现代传媒手段的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5.对于于丹的解读,有人认为,这是把庙堂之中晦涩难懂的东西通俗化以飨大众,是好事;也有人认为,这是把中华经典文化简单化,将贻害无穷。可见,我们在弘扬传统文化时坚持的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批判与继承相结合 D.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