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就业是民生之本,这是因为
①我国就业压力极大 ②就业能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③就业能使劳动者获取生活来源 ④就业能促进劳动者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2008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有两位科学家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其中有一位还获得感动中国2007年度十大人物之一,他是
A.袁隆平 B.闵恩泽
C.吴征镒 D.李振声
6. 2007年11月1日,我国在原由俄罗斯占有的________竖立界碑,该领土回归已经进入倒计时。这也意味着,继香港、澳门回归中国之后,又一块游离多年的中国领土即将回到祖国怀抱。
A.北方四岛 B.钓鱼岛
C.黑瞎子岛 D.漠河
5.2007年5月1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 通信卫星一号发送上太空。这是中国首次以火箭、卫星以及支持的________为用户提供商业卫星服务,也是首次为非洲国家发射卫星。
A.尼日利亚 整体方式 B.坦桑尼亚 商业方式
C.赞比亚 整体方式 D.尼日利亚 合作方式
4.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奥运会主题口号是
A.“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B.“新北京、新奥运”
C.“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D.“渊源共生,和谐共融”
3. 2008年3月14日,西藏自治区拉萨地区发生打砸抢烧事件,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有理有节的措施,有效地遏制了事件的进一步扩张。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这次事件是
A.我国的民族冲突 B.达赖集团指使的严重暴力犯罪活动
C.我国的宗教冲突 D.达赖集团和藏独分子的和平示威活动
2.2007年7月至9月,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开展了 评选表彰活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评选范围最广的此类评选。
A.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B.新时代文明青年
C.优秀企业家 D.全国道德模范
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坚持了和平发展的方针
37.37.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的“天然色”,人与自然相和谐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意义十分重大。
某校高三某班结合所学的政治学科知识进行综合探究活动,收集了如下资料:
材料一:某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牢固树立生态城市建设理念,通过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洁净”五大环保工程,解决了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被海内外客人誉为“中国最温馨、最适宜居住的地方”。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等统筹考虑,重点发展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的新型“绿色”光源一一半导体照明产业,努力推广“资源一一产品消费一一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推行垃圾分类,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广泛开展每年一日的“不用塑料袋日”等群众环保活动。鼓励引导公众参与环保,通过“绿色学校”、“绿色社区”评比,将公众生态意识的培养与学校教育、社区建设结合起来。
材料二:北京市政府以“绿色奥运”为契机,制定环保规划,实施“绿色北京”战略,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的有关法律和法规;机关、耗能大户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启用天然气公交车,淘汰老公交车及旧出租车,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6%,新增垃圾转运能力4860吨/日,燃煤锅炉全部改为使用清洁能源,搬迁调整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144家,27种传统工业产品退出生产,关闭所有的小水泥、小玻璃、小造纸、小钢铁企业。有机化工企业全面停产,关停23条水泥立窑生产线、149家砖厂,对190多家污染企业进行整顿。大力倡导节约能源的意识,使全社会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工作中来。
(1)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该市是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
(2)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北京市政府的做法会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四:节能减排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由中央17个部门联合举办的“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系列活动,于2007年9月1日正式启动。“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包括家庭社区行动、青少年行动等九个专项行动。
(3)作为公民,你应怎样积极参与全民节能减排行动?
36.[选做题《经济学常识》]从1978年12月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中国共产党人终于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你能说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时怎样逐步深化的吗?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