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7839  387847  387853  387857  387863  387865  387869  387875  387877  387883  387889  387893  387895  387899  387905  387907  387913  387917  387919  387923  387925  387929  387931  387933  387934  387935  387937  387938  387939  387941  387943  387947  387949  387953  387955  387959  387965  387967  387973  387977  387979  387983  387989  387995  387997  388003  388007  388009  388015  388019  388025  388033  447348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为追求美好的生活和崇高的社会理想提出了种种方案,“小康社会”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案。据此回答1~2题。

1.党中央为我国社会发展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从经济学角度讲,这是(  )

  A.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表现

  B.国家履行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的体现

  C.共同富裕原则的要求

  D.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表现

2.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表明(  )

   ①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  ②城乡居民对食品的需求量逐渐下降  ③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在增长  ④城乡居民吃的消费水平高,其他消费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试题详情

28.(18分)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创造机会平等,强调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1)党怎样发挥其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10分)

(2)运用分配制度相关知识,分析目前国家应如何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8分)

试题详情

        第II卷 主观题(共三题,50分)

26.(13分)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  据2007年8月19日《东方早报》报道,2007年我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涨幅

 
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
新建商品住宅价格
1月份同比上涨
5.6%
6.1%
7月份同比上涨
7.5%
8.1%

表二据10月18日建筑建材网报道,2007年1-8月主要建筑材料增长情况

 
钢   材
水   泥
电  解  铝
产   量
44500万吨
30205 万吨
804.6万吨
同比增长
15.1%
12.51%
36.5%

  材料三  近期,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调控房地产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2007年9月27日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 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1倍。尽管对第二套住房如何明确定义还存在一定的分歧,但从此措施中能明确感受到各级政府对疯狂楼市的明确态度。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表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表一与表二有什么联系?(5分)

   (2)谈谈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实施调控的必要性和意义。(8分)

试题详情

 朝鲜半岛核问题第六轮六方会谈团长会于2007年7月20日在北京闭幕。各方就六方会谈下一阶段工作达成共识:朝方重申将认真履行有关全面申报核计划和现有核设施去功能化的承诺;将向朝方提供相当于95万吨重油的经济、能源及人道主义援助。此前的7月14日,朝鲜通告美国,它已关闭了宁边核设施。这表明历经艰难的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迈出具有实质意义的第一步。据此回答23-25题。

23.我们主张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对话是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中国将与各方一道共同努力,推动朝鲜核问题早日和平解决。这充分说明了  (   )

 ①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②中国外交政策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③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对话和合作是解决国际争端的唯一途径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4.针对朝鲜核问题,各方达成了共识表明  (   )

 A.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世界各国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军事竞争

 C.各国共同关注朝鲜的发展

 D.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

25.尽管第五轮六方会谈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实现东北亚的长治久安,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表明         (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要重视量的积累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试题详情

22.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 , 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 , 草书、楷书、行书基本定型 , 形成百家争鸣的景象。但是回顾书法发展的过程 , 可以发现 “晋人尚韵 , 唐人尚法 , 宋人尚意 , 元明尚志。 ” 这说明(  )

①事物的原因和结果在无限的因果链条中转化

②事物在批判与继承、联系与创新中发展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试题详情

2007年4月27日,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万钢出任国务院科技部部长,2007年6月29日无党派人士陈竺被任命为国务院卫生部部长。中共中央任命民主党派的领导人担任政府部长,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落实的具体体现。据此回答20-21题。

20.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   )

 A.民主党派执掌国家政权

 B.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C.在我国,各民主党派具有参政权

 D.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都是为人民服务

21.下列对我国政党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②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组织上独立,法律地位上平等

③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新时期巩固和发展多党合作的指导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嫦娥奔月”,这个千古流传的神话,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回答16-19题。

16.“嫦娥奔月”的美好神话             (  )

A.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B.它的内容不是客观存在

C.它来源于文学家的创作灵感       D.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17.从中国“嫦娥奔月”的美好神话到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再到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人类探索月球的步子越走越远。“人类探索月球的步子越走越远”,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意识能指导人们正确的改造世界   B.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C.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D.人类对太空的认识是无限的

18.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和航天探月,是党中央根据世界科技发展形势,着眼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说明  (  )

A.中国共产党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B.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C.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9.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顺利进展的经济学意义表现在      (  )

 ①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②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③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④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15.2007年9月13日,备受关注的中国国家级预防腐败的专门机构-----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是构建惩治腐败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需要,是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这说明                           (   )

 A.国家机构的变化决定国家职能的变化  B.国家职能是设置国家机构的依据

 C.国家职能是国家机构的载体      D.国家机构的性质决定国家性质

试题详情

14. 有人认为 , 今年四川、重庆地区暴雨成灾与三峡大坝蓄水造成水汽蒸发量加大有 关。事实上 , 近几年的监测结果并未发现三峡工程对区域气候造成明显的影响 ,导致四川、重庆暴雨成灾的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异常现象。这表明(  )

①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更可靠

②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不受人类活动影响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④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