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4.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孕育和传承了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和古朴神秘的民俗风情。这些原生状态的文化资源禀赋,既有气候、地理以及生物多样性造就的旖旎迷人的自然风光,又有民俗风情、民间工艺等极具审美价值的民族文化。现在,西部当地政府正把开发文化产业作为经济重要增长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
①说明加快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②体现了国家的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
④有利于加强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
④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3.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在我国,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
①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②村民和城市居民自我管理的基层政权组织
③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国务院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遏制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国务院的做法表明
①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②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
③国务院具有行政工作的领导权
④国务院履行政治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我国运载火箭从常规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串联加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地球同步轨道到绕月探测,经过几十年自主创新,我国在航天技术上取得了一个接一个新突破。这些新突破主要表明
A.要坚持用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看问题,重视量的积累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发扬创新精神.能不断促进新事物的发展
D.事物发展的趋势总是前进上升的
30.2007年12月27日,继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访日"融冰之旅"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双方表示,中日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前景广阔,两国经济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中日经济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关系。两国经济的发展,对双方来说,都是机遇而不是威胁。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善于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会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③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作用
④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9.之所以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是因为
A.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是当前的中心工作
B.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C.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28.发展观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处于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发展的理解并不相同,起初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后来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再后来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如今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后代人的发展”。发展观的演变表明
A.只有经实践检验的发展观才是可靠的
B.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更准确
C.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
27.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正式施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序合理流动,《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认为员工不适合在本单位工作,应在试用期内向员工提出,并在法定期限内通过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关系。未签劳动合同而用工,用人单位应负相关责任。这表明
①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
②订立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的基本义务
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④《劳动合同法》只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通知》。《通知》强调,实验区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回答28、29题。
26.节能20%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重要的工作目标。2007年7月28日,全国40多家民间环保组织在北京共同发起了“节能20%公民行动”。这是一项旨在以倡导低能耗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为核心的公民联合行动。这一事实说明
A.家庭生活消费必须与家庭收入相适应
B.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
C.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
D.个人生活消费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
25.2007年12月11日,财政部、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规定。央企应上交给国家红利的比例,区别不同行业,分三类执行。按照这一规定,2007年财政部征收的红利总量将超过500亿元。这些上交的红利属于财政收入中的
A.利润收入 B.其他收入 C.国民收入 D.积累基金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