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7.山东是“齐鲁之邦”,文化积淀深厚。近年来,齐鲁音像出版社根据市场需求,拍摄录制了吕剧、山东邦子、茂腔、太平调等150余部山东地方戏曲,并发行了《中华泰山》、《孔子与曲阜》等系列文化片,更多的传统文化以现代传媒方式得以延续和发展。这说明 ( )
A.借助现代传媒可以实现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B.文化创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
C.文化具有自然性和地域性
D.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现代文化传媒
16.“博客”意指“网络日志”,是继E-m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截止2007年底,我国博客规模已经达到9000万人。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角度,下列对包括博客在内的网络交流方式认识正确的是 ( )
A.意味着旧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彻底消失
B.能够日益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C.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D.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15.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但孔子的真实形象却无从准确考证,2006年中国孔子基金正式推出“孔子标准像”,这引起了各界很大的反响和争议,有人说像,有人说不像。这说明 ( )
A.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随意性
B.人们认识对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
C.“孔子标准像”的像与不像并无客观根据
D.“孔子标准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
14.2007年9月28日,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文化部、国家教育部、国家旅游局、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的2007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在曲阜隆重开幕。举办孔子文化节的意义在于 ( )
①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把儒家文化作为当今时代的主流意识
③发挥文化凝聚力的作用,增进民族团结
④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白居易有诗:“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有诗:“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两句诗共体现了对 的讴歌 ( )
A.文化创新 B.文化交流 C.文化传承 D.文化融合
12.2007年“五个一工程”公布包括电影《张思德》、歌曲《吉祥三宝》在内的268部观众喜爱的作品奖,获奖作品题材广泛,弘扬主旋律、讴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成为获奖作品的共同特点。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
( )
①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
②以提高收视率为出发点
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弘扬主旋律
④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传统春节文化也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比如韩国、越南也同中国在同一天过春节,但三国春节的特性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粽子炙肉。由此可见(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产物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春节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节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这60年也是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初创走向成熟的60年。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C.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
D.民族自治地方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法律赋予的自治权
|
①广泛地与各国交流合作,结成同盟
②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发展
③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④在世界和平发展环境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上海合作组织于2007年8月12-17日在我国举行了“和平使命 -2007”联合反恐演习,以中俄为主。中俄两军联合演习,进一步提高了共同应对新威胁、新挑战,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的能力。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①说明两国有共同利益
②两国结成军事同盟
③说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不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7.从2008年1月1日起新《劳动合同法》开始施行。在这部法律的产生过程中,国家最高立法机关4次审议,听取多方意见,有效寻求劳动者、企业用工单位间的利益平衡与诉求的契合,堪称一次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生动实践。这说明 ( )
①劳动者的所有利益都要得到法律的保障
②国家依法保护劳动者的政治权利
③国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A.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