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在无色透明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
A.Ba2+、Ca2+、NO3-、Cl- B.Cu2+、Fe2+、NO3-、H+
C.Al3+、NH4+、AlO2-、OH- D.Ag+、Fe3+、SO42-、Cl-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B.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Al3++3OH-=Al(OH)3↓
C.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
D.向溴水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Cl2+2Br-=2Cl-+Br2
4.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11.2L N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标准状况下,11.2L H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5NA
C.常温下,1mol Al2(SO4)3中含Al3+数为2NA
D.常温下,2.7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分子数为0.1NA
3.YBa2Cu8Ox(Y为元素钇)是磁悬浮列车中的重要超导材料,下列关于Y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钇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五周期 B.质子数与中子之差为50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39 D.Y和Y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2.科学家经过不断的科学实验,初步获得了室温下水可以变成冰,不导电的塑料通过加入添加剂也能导电等科学认识。这说明 ( )
A.科学实验是人们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B.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的一个重要来源
C.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D.科学实验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1.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要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下列举措与这一主题不吻合的是 ( )
A.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完全转化为产物
B.推广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C.推广垃圾的分类存放、回收、处理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24.(10分)下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B、I都是XY2型化合物,且阳离子相同,A、B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都是1∶1,但I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是2∶1,I常用作干燥剂。
请按要求填空:
⑴G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⑤在空气中发生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C的燃烧热是1300 kJ·mol-1,表示C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根据上图中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及题中所给信息判断,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3.(8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__________。
(2)如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②Y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22.(8分) 在50mL 0.2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插入两个电极,通电电解(不考虑水分蒸发),则:⑴若两极均为铜片,试说明电解过程中溶液溶质浓度将怎样变化 。
⑵若阳极为纯锌,阴极为铜片,阳极反应式是
⑶如果两极均为铜片且不考虑H+在阴极上放电当电路中有0.01mol电子
通过时,阴极增重______________g,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
21. (10分)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 2NaNO2+4HI=2NO+I2+2NaI+2H2O。
(1)上述反应的氧化剂是 。若有0.75mo1的还原剂被氧化,则被还原的氧化剂是 mol。
(2)NaNO2有像食盐一样的咸味,误食会使人中毒,可以用试剂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鉴别NaNO2和 NaCl,现有物质①自来水 ②碘化钾一淀粉试纸 ③淀粉 ④白糖 ⑤食醋 ⑥白酒,在进行实验时,必须选用的物质有 (填编号)。
(3)某厂废液中含2%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中: ①NaCl
②NH4C1 ③H2O2 ④浓H2SO4 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物质N2的是 (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