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841  38849  38855  38859  38865  38867  38871  38877  38879  38885  38891  38895  38897  38901  38907  38909  38915  38919  38921  38925  38927  38931  38933  38935  38936  38937  38939  38940  38941  38943  38945  38949  38951  38955  38957  38961  38967  38969  38975  38979  38981  38985  38991  38997  38999  39005  39009  39011  39017  39021  39027  39035  447348 

7.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关于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B.只有在催化剂存在下,才会发生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而化学平衡不移动的情况

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

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

试题详情

6.现有下列各组溶液:

①10℃时10mL 0.1mol/L的Na2S2O3溶液和50mL0.1mol/L的H2SO4溶液;

②10℃时10mL 0.05mol/L的Na2S2O3溶液和l0 mL 0.1mol/L的H2SO4溶液;

③30℃时10mL 0.05mol/L的Na2S2O3溶液和10mL0.1mol/L的H2SO4溶液。

若同时将它们混合发生反应:Na2S2O3+ H2SO4≒Na2SO4+S↓++SO2↓+H2O,则出现浑浊的先后次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试题详情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Ca(OH)2溶液:

2HCO3-+Ca2++2OH- = CaCO3↓+CO32-+2H2O

B.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CO32+SO2+H2O=2HCO3+SO32

C.在饱和的苏打溶液里滴入少量盐酸:CO32+2H+=CO2↑+H2O

D.过量二氧化碳通人偏铝酸钠溶液中:CO2+2H2O+AlO2=Al(OH)3↓+HCO3

试题详情

4.欲除去含有1mol·L-1Mg(HCO3)2和2mol·L-1CaCl2的混合溶液中的Mg2+、Ca2+,选用下列一种试

剂适量即可,该试剂是

A.NaHCO3       B.Na2CO3        C.NaOH         D.Ca(OH)2

试题详情

3.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含碳元属的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的是

A.CO2+Na 2O2     B.Mg+CO2    C.CaO+C     D.CaCO3+SiO2

试题详情

2.通入少量CO2,下列溶液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水玻璃     C.苯酚钠溶液   D. 苏打溶液

试题详情

1.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发现和证实了碳的另一类单质,它们是由一系列偶数个碳原子组成的分子,其中C60(足球烯,分子中含有30个双键)最具代表性。下图所示为n个C60连接而成的物质X。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X为固态且难溶于水   

B.一定条件下X可与Cl2发生加成反应

C.X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D.X的摩尔质量为720n

试题详情

18.(8分)恒温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N2(g)+3H2(g)    2NH3(g) 

  (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时,n(N2)=13mol,n(NH3)=6mol,则a=      

  (2)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716.8L(标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则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是       mol。

  (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为n(始):n(平)=      

  (4)原混合气体中,a:b=       

  (5)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a(N2):a(H2)=      

  (6)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      

试题详情

  17.(16分)教材实验设计也常存在不足,在学习过程中对

其进行改进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课题。

Ⅰ.草酸晶体(H2C2O4·2H2O)受热易分解(分解温

度为175℃),产生CO和CO2。右图为高三教材82

页关于草酸晶体受热分解及验证部分分解产物的实验

装置图。

  (1)写出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该装置欲验证的分解产物是      

  (3)草酸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如下表:

 
分子式
颜色、状态
水溶性
熔点/℃
密度/g·cm-3
草酸晶体
H2C2O4·2H2O
无色晶体
易溶于水
101.5
1.650

有同学认为,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存在不合理因素,请分析指出(任答两点):

                           

                               

Ⅱ.下图甲是高一课本65页“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有人对该实验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

  ①按下图乙所示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取下注射器并集满C12

③点燃酒精灯加热1-2min后,再移开酒精灯。迅速将注射针插入石英玻璃管内,并将C12缓缓推入玻璃管中;

④拔出针头,再用同样的方法快速向玻璃管中推入空气。请回答:

  (1)步骤③中,移开酒精灯、推入C12时,观察到铜丝继续保持红热状,由此可判断,该反应为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步骤④完成后,发现乙试管中的蒸馏水变为蓝绿色。此时缓缓拉动针栓,使少量NaOH溶液吸入乙试管中,看到试管中有       色的沉淀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改进后的实验与课本实验相比较,其优点为      

试题详情

16.(14分)下表列出了①-⑨十种元素在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主族族数
周期序数
IA
A
A
IVA
VA
VIA
VIIA
O

 
 
 

 


 




 
 

 



 
 
 
 
 

 

  (1)在这十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请具体元素的符号或化学式,下同)金属性最强的是            ;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2)①、③两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强的是              ;(请具体物质的化学式,下同)⑤、⑦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强的是           

  (3)①、②、③三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4)用电子式表示②、⑨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5)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⑦的氢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因物质的量配比不同产物有所不同,试分别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