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生存、生活。”对马克思的这
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运动是物质的主体 B.物质是运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3.对哲学中的“静止”理解正确的是
A.事物时动时静 B.静止就是不变化
C.静止是绝对的 D.静止是相对运动
2.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人类社会的构成
A组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这里的“物质”是指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 B.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C.万事万物的共性客观实在 D.客观存在的自然物
注重“探究活动”综合分析,提高综合解决问题能力。本单元结合学习内容,设置了许多“探究活动”。如课本第46页的“探究活动”:
“一位从国外学成归国的博士,毅然来到天山脚下的尼勒克草原。他从银行贷款买来奶牛,运用学到的试管冻精、胚胎移植等新技术进行试验,第二年,奶牛就产下了牛犊。他把这一养殖良种奶牛的技术传给了当地农民,实现了共同富裕。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问题意图并没有限制我们获得启示的范围。当下获得“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才有意义”是对的,但是我们还可以在辩证唯物论的“意识能动作用”的范畴里思考,在学习完了整个内容后复习时,站在 “实现人生的价值”的角度同样可以再思考。这样,“探究活动”既开阔了知识视野,又加深了问题的综合理解。
(三)易错辨析
1.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概括的是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多与少的关系,而是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人们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
规律具有客观性,既不能被创造和改变、不能违抗也不能被消灭,但是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二)重难简析
1.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一方面: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另一方面: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2.意识的本质与作用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管是正确的思想意识还是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揭示事物内部的本质与规律。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二是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一)知识联系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与我们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们正确看待周围世界时,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从而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方法论。
4.综合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简单运用:世界的物质性;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