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9468  389476  389482  389486  389492  389494  389498  389504  389506  389512  389518  389522  389524  389528  389534  389536  389542  389546  389548  389552  389554  389558  389560  389562  389563  389564  389566  389567  389568  389570  389572  389576  389578  389582  389584  389588  389594  389596  389602  389606  389608  389612  389618  389624  389626  389632  389636  389638  389644  389648  389654  389662  447348 

(四)高考命题内容预测

1、政治热点问题预测

(1)坚持特色理论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2)关注民生、扩大消费、尊重人权、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改革开放30年。

(4)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5)金融危机和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6)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核心文化价值。

(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8)神七经济政治意义。

(9)抗震救灾。

(10)食品安全。

(11)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12)奥运会。

(13)两岸三通。

(14)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15)构建和谐世界。

2、教材重点知识预测

(1)经济常识

商品的基本属性  价值规律的作用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国民收入的分配  财政与税收的作用  银行的职能和作用  债券和商业保险  市场交易原则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外汇和汇率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主要内容、作用

(2)哲学常识

辩证唯物论:意识的反作用  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唯物辩证法: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因果联系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认识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人生观与价值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3)政治常识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的国家职能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党的性质和宗旨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试题详情

(三)高考命题特点预测

1、继续坚持“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答案在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中”的命题原则。主观题的答案不可能全部照搬课本,大多数是来自于当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因为它们都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考试内容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统一。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与能力和情感有机结合。

3、命题形式仍然以材料题为主。

试题详情

(二)高考政治题型预测

1、题型以及难度相对稳定。但是稳中求新、求变。如全国卷一第38题的第(1)问,使用了多年不见的演绎推理,把具体政策措施作为答案的要求。

2、近两年的多项组合型选择题增多,加大了试题难度。

3、试题会更加贴近生活,选材会距离考生们更近。

4、使用新闻照片、漫画设计试题。

5、高考重视能力立意,关于“怎么办?”“怎么做到?”“怎么落实?”类的题目要注意。

6、继续体现生活性、应用性与综合性,科学精神与人文思想并重。

试题详情

(一)高考命题的总体思路

1、从《考试大纲》看: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都保持了稳定,这预示着高考命题将会坚定不移地沿着“能力立意”的改革方向稳步前进。

2、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大环境下,试题中将会进一步渗透新课程的理念。如对“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注,这是新课程理所要求的,在旧教材的考试中肯定涉及,这是命题的趋势。

3、关注08年新教材说法的变化,09年高考会吸纳教材的新说法。

4、政治科命题要体现国家意志。考热点不是考专题考材料而是考理念。高考命题的切入点值得研究,它往往是从很具体、很小的事例切入的。

5、注意高考命题的“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不会从理论到理论的考查学生的背功”--不会要求大段背文件原文。

第二个原则:坚持个性--共性--个性统一的原则,即热点问题是个性材料--教材理论是共性理论,个性的特点要结合题目中的热点来具体分析。

第三个原则:任何试题的答案设置应该与命题人思路相一致。答案的合理性在于要符合试题本身的逻辑性,从问题本身的逻辑去组织答案,而不是先想教材上的东西,应先想问题本身的内在逻辑,然后再去找它的理论支撑。引导、培养学生从设问中去挖掘答案。

6、把握高考命题的“四个统一”

教材基本理论和热点问题的统一、共性理论和个性材料的统一、考生的思路和命题人思路的统一、演绎(集中思维)和归纳(发散思维)的统一。

试题详情

历年高考,政治学科试题的整体设计都鲜明地体现着《考试大纲》和各地《考试说明》的要求,依纲据本,保持着“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素材”的设计思想,对《考试大纲》所确定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具有明确的导向。同时,为保证考试公平、公正,适合高校选拔优秀人才,高考试题总是力图保持较高的信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因此,我们可以对2009年高考政治的命题趋向作出一些合理、的预测。

试题详情

6、主观题特点

(1)经济、哲学和政治分别是14分、20分和18分,经济常识只设一小题,哲学和政治各设两道题。

(2)考查考生能力全面,既考“是什么”,也考“为什么”和“怎么办”。

(3)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不刻意回避,持续几年反复考,如国家职能、党的相关知识、整体与部分、三农等。

(4)哲学设问范围有了明显限制,如全国卷I38题(3)结合材料,阐述我国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作答; 全国卷I39题(6)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必须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的相关知识答题;

(5)主观题综合性强。全国卷I38题多角度考查对粮食问题的认识。近年来,国际粮价上涨出现粮食危机。第(1)问,要求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此问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2)问要求从政治常识分析我国政府对粮食增产所起的作用,并举例说明,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3)问从哲学角度阐述政府抓好粮食生产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此问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39题以民族迁徙问题为中心,从历史、地理、哲学角度进行考查,此题是对热点问题的隐性考查。本题政治部分是在选定历史角度之后,再围绕历史问题命题,属于跨学科的综合。第(5)问主要从政治常识角度考查;第(6)问限定的知识范围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哲学),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难度不是太大。

试题详情

5、选择题特点。

(1)难度控制较好。

今年的考题选择题难度总体适中,没有那种不加思考就能做对的题,也没有出现明显“超纲”的题,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2)组合选择题比重大。

该类题考核知识点容量大、形式灵活。从题型看微微增加了点难度。

(3)一材多用的试题明显减少。

该类题命题以问题为中心,考查知识点相对集中、面太窄,学生成绩偶然因素较大。

(4)从考点看,选择题出现过的考点,主观题就不再出现。

(5)三科顺序先经济再哲学最后政治,有利学生集中思考。

试题详情

4、能力考核的目标要求和层次水平总体与07年保持一致。

试题详情

3、试题凸显时政和社会生活热点。特别是关注民生,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强烈的国家意志。

试题详情

2、重视基础,加强对政治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强调了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了基础知识运用的综合程度;试题设计做到了基础知识与情景材料的有机融合,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设计的情景,对基础知识进行提炼和概括。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