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9541  389549  389555  389559  389565  389567  389571  389577  389579  389585  389591  389595  389597  389601  389607  389609  389615  389619  389621  389625  389627  389631  389633  389635  389636  389637  389639  389640  389641  389643  389645  389649  389651  389655  389657  389661  389667  389669  389675  389679  389681  389685  389691  389697  389699  389705  389709  389711  389717  389721  389727  389735  447348 

22.某陶瓷企业撇开建陶行业一味模仿欧美设计的惯常做法,大胆创新,将中国的书法、绘画艺 术巧妙地融入到设计中,把中国文化元素导人产品,一举打开了国内外市场。这表明

A.传承中国文化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基础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能够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

c.对外贸易是全球化背景下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

D.含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产品优于欧美设计

多项选择题

试题详情

21.有人说"我国目前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是当今时代

的特征。用一种思想观念来统一人们的思想,没有必要,也不现实。"这种观点错在

①否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必要性

②忽视了人们思想文化的差异性与选择性

③主张放弃指导思想的一元化

④主张不同思想观念对人的影响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20.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通过一张巨大的"纸",向世界呈现了一幅中国历史与文明的长卷,其 独特的创意来自于中国的国画。这主要表明

A.文化创新的灵感最终源于生活实践   B.文化创新就是创作各种类型和风格的文化作品

C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D.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试题详情

19.二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常常要面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在文化不断的交汇与融合中,

 "见贤思齐"是我们崇尚文化交流的理念。因此,我们

A.应用优秀的外族文化取代本民族的文化

B.要依照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应善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

试题详情

18.中餐注重饮食搭配主菜相当丰富,而西餐注重享受饭后甜食必不可少。这表明

A.饮食习惯是不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西方的饮食习惯比中国的饮食习惯科学

c.饮食习惯的不同体现了文化背景的差异

D.饮食习惯的不同导致了文化的多样性

试题详情

17.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发生过多次以屯垦、戍边等为目的的民族大迁徙,"行不更名,坐不 改姓"的移民们,不仅将中原文化传播到各地,也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各地生根发芽,为中华民族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这说明

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④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过程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16. 50多年来,我国用于保护西藏传统民族文化的资金投入达13亿元;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 代,国家共投入3亿多元,帮助西藏修复开放了1400多座寺庙。这表明

A.藏族人民的文化权益和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尊重

B藏族与其它民族间的发展不平衡己基本消除

c.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

D.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政治和物质基础

试题详情

32. “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具体表现为

A.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B.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C.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D.有利于弘扬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09广州二模

单项选择题

试题详情

24.在积极推进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形势下,各学校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这种做法

①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举措

②能够丰富业余生活,有助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③是现代社会中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基本途径

④减少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但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多项选择题

试题详情

23.中国书法家协会某学者认为:回归经典,建构书法的当代标准,是书法现代创变的可行途径。这说明了

A.对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创新

B.要用富有时代特征的文化代替传统文化

C.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稳定性

D.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是变换不居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