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9576  389584  389590  389594  389600  389602  389606  389612  389614  389620  389626  389630  389632  389636  389642  389644  389650  389654  389656  389660  389662  389666  389668  389670  389671  389672  389674  389675  389676  389678  389680  389684  389686  389690  389692  389696  389702  389704  389710  389714  389716  389720  389726  389732  389734  389740  389744  389746  389752  389756  389762  389770  447348 

(1)结合《经济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谈谈从上述材料中,你

发现了什么?(10分)

从经济生活角度:①经济全球化带来风险全球化。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迅速对

全球经济构成巨大威胁。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

稳定运行。③财政具有保证经济稳定运行的作用,增加财政投资,确保国内需求,

保证经济平稳运行。(6分)

从哲学生活角度: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得观点看问题。②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面临国内消费需求下降的实际形势,采取相应得宏观调控政策。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发展。我国采取有效宏观调控政策,有利于经济的稳定运行。(或者回答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4分)

江苏省泰州市期末联考高三政治模拟试卷

35.(本题12分)2008年年初,受大气环流异常及“拉尼娜事件”等影响,我国南方诸省遭受了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湖南某市政府在灾情发生后,紧紧围绕“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总体要求,奋起抗灾。交通、公安、通信等部门迅速启动了紧急预案,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调运大量的药品、食品和其他生活用品,解决受灾群众的实际困难。市政府领导多次亲临抗灾第一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主要负责同志和各级部门领导干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广大干群团结一致,最终赢得了抗击雪灾的胜利。

(1)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

(2)面对罕见的自然灾害,有人说“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对此作简要评析。

(2)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本次罕见的灾害是自然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因此“天灾不由人”有其合理性。但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如果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3分)

②规律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因此“抗灾不由天”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在抗灾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3分)

试题详情

37.当前,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成为同学们课余感兴趣

的焦点话题。

某同学通过走访专家了解到:

试题详情

3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

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将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从新

的历史起点出发,谱写新的篇章。《决定》同时指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

在党。请回答:

(1)请简要分析党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意义?(6分)

(2)请运用发展的有关观点,简要阐述党如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6分)

(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应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应充满信心,同时准备走曲折的路;要注重量的积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6分)

试题详情

13.2009年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三模拟考试

试题详情

35.2008年,中国之骄傲,世界之惊叹。江苏省某校高三(1)班师生以“世界的奥运,梦想的舞台”为主题,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开展探究性活动。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第一小组成员在街头进行随机采访:

市民甲:太棒了!一幅卷轴在“鸟巢”中央徐徐打开,光影变幻中,展现出一幕幕风格各异、气势磅礴“中国画卷”,向世界立体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风采。

学生乙:和平、和睦、和谐,一个“和”字,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外国游客丙:富于创造性的开幕式,通过现代技术,将民族特色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在一起,真是太神奇了!

(1)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上述甲、乙、丙三人的观后感,你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6分)

第二小组成员在网络上搜索到下列资料:

奥运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北京奥运会期间,有10万场馆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百万社会志愿者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把志愿服务这条亮丽的风景线全面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2)从哲学角度,说一说你能从奥运志愿者那里学习些什么?(6分)

(2)①全面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分)

②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2分)

③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2分)

(若考生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试题详情

34.材料一:“增量民主”是政治学者俞可平提出的一个概念,特指一种渐进性的民主制度改革。这种改革和民主建设,既以现有的制度“存量”为基础,符合现存的政治法律框架,又力求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形成一种新的增长。这种增量不是简单的数量增长,而是质的突破,不仅具有法学意义上的合法性,更重要的是具有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即对于社会进步和公共利益而言具有正当性,使社会治理获得坚实的民意基础。

材料二:如果用这个“增量民主”的全新视角来观照,的确可以看到中国近年来的一些重大政治进步:1997年,十五大政治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不久,这一目标又被写进宪法;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原来的“两个文明”扩充为“三个文明”,政治文明终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道被正式确定为中国共产党及中国政府的基本追求目标;中共中央2003年提交的修改宪法建议中,明确提出“国家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的条款,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将这一建议正式转变为宪法条文;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物权法》则明确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1)上述的两则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法思想的?(6分)

(2)结合《政治生活》的知识对推进我国 “增量民主” 建设提几点建议?(6分)

(1)①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材料中“这种改革和民主建设,既以现有的制度存量为基础,又力求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形成一种新的增长。”正体现了这一道理。(3分)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材料中“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原来的两个文明扩充为三个文明,政治文明终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道被正式确定为中国共产党及中国政府的基本追求目标。”正体现了这一道理。(3分)(从其他角度分析亦可酌情给分)

试题详情

14.江苏省口岸中学2009年高考政治模拟试题

试题详情

37.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始。以“农村发展与改革开放三十年”为主题,某校高三(1)班学生展开综合探究活动,现在请你参与其中。

情景2:第二组同学,了解了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演变的历程: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突破个体农户经营的局限,先后实行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78年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基本特征的经济组织形式,代替了低效率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也表现出一些不足,一种农民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2)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材料中我国对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探索历程。

(2)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2分)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20世纪五十年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演变的历程说明了这一点。(2分)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都是中国农民创造的。(2分)(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详情

34、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要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2)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哲学道理。

(2)关键词: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创新的观点,坚持两点论。

试题详情

16.江苏省泰州中学2009届高三政治月考试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