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9580  389588  389594  389598  389604  389606  389610  389616  389618  389624  389630  389634  389636  389640  389646  389648  389654  389658  389660  389664  389666  389670  389672  389674  389675  389676  389678  389679  389680  389682  389684  389688  389690  389694  389696  389700  389706  389708  389714  389718  389720  389724  389730  389736  389738  389744  389748  389750  389756  389760  389766  389774  447348 

40.答:(1)①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只能通过改革即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广东再次充当改革先行者正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推动广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4分)②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广东改革始终坚持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科学发展观,要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向危机要机遇”,大胆创新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3分)③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过去的“资源投入型”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又遇上内外困境再三进逼、改革面临不进则退的威胁,在新起点上,广东必须再次出发,为国家科学发展探路,再次充当改革先行者。(3分)

(注:学生若就用其它观点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辩证法从本质上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和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5分)“深圳经验”就是三点:改革意识、创新举措和发展模式。上世纪90年代初,“三来一补”产业在珠三角仍方兴未艾之时,深圳就提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时进行产业转型升级,这体现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2分)

试题详情

40.(珠海市2009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17分)材料一:30年之前,当整个国家仍处于“姓资还是姓社”的歧路迷惘之时,广东即以先行者的姿态勇闯禁区,为改革开放摸索出真正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30年之后,在过去的“资源投入型”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之际,在现实困境再三进逼、改革面临不进则退威胁的背景下,“向危机要机遇”是全社会的共识。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节点和新起点上,广东再次出发。历史已经并必将继续证明,只要始终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获得深厚的群众基础,改革就没有禁区。

材料二:上世纪90年代初,“三来一补”产业在珠三角仍方兴未艾之时,深圳就提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时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深圳的第一大产业,去年产值达到8711亿元,在金融海啸的背景下逆势增长,成为深圳产业增长中最大的亮色。从某种意义上讲,深圳的发展过程反映了全省特别是珠三角发展模式转变的一般特点和取向,这对全省其他地区无疑具有学习借鉴意义。“向深圳学习”是汪洋书记向广东全省发出的号召,他把“深圳经验”概括为三点:改革意识、创新举措和发展模式。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广东再次充当改革先行者的依据。(10分)

试题详情

39.答案要点: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只能通过改革,即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为特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5分)

   (2)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善于抓住工作的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建立大部门体制为重点,着眼点是实现职能配置的有机统一。(3分)

   ②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有机统一,我们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把质和量统一起来,通过“质”的转变,实现职能的根本性转变,达到改革的目的。(3分)

   ③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建立大部门体制,必须优化大部门内部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关系,形成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实现职能配置的有机统一,从而提高行政效率。(3分)

   ④要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统一,先试点、后推广。稳妥地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可选择一个县(市、区)进行试点。(3分)

   (注:第(2)问中的第③点,如学生没有从系统优化的角度作答,而是用联系的观点也可得2分,但该小问最高不得超过3分)

试题详情

39.  (佛山市2009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 (17分)材料一: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近期强调,要大力弘扬特区精神,继续秉承“允许改革失败,不允许不改革”的理念,为特区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材料二:为进一步深化广东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办事效率。汪洋指出,要以建立大部门体制为重点,着眼点是实现职能配置的有机统一,减少机构和人员只是实现了“量”的改变,而职能的整合,才是“质”的转变,只有把质和量统一起来,才能达到改革的目的。要处理好大部门内部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他还表示,行政体制改革,除深圳外的其他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也可选择一个县(市、区)进行试点。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经济特区改革为什么要秉承“允许改革失败,不允许不改革”的理念?(5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新时期广东省是如何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12分)

试题详情

40. 答案要点:(1)材料1、材料2反映该县片面追求GDP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后果。其局限性在于:

①无视自然界的客观性,没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该县为了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过度开发、过滥开发自然资源,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3分)

②割裂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关系。我们在发展经济同时,应该尊重经济发展的规律与自然运动发展的规律性,做到经济与自然、社会等协调发展。(3分)

③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应该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和方针政策,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2分)

④违背了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有历史的统一的要求。该县的发展策略应该与其全省商品粮、优质肉猪和肉牛基地县等优势相结合,都能科学发展。(2分)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分):①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分)。②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一切为了群众。要做到科学发展,要让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要让发展真正体现人民的利益,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3分)。

试题详情

38. 答案要点:(11分)

(1)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国家合作取决于各国的国家利益,具有合理性。(4分)

(2)各国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存在着某些共同利益,也存在着利益差别乃至对立。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4分)

(3)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同时也应尊重对方的正当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3分)

试题详情

40. (200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17分)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978年11月,被饥饿所迫的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被判“现行反革命”的风险,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了“大包干”,解决了温饱问题,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从此,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中国农村改革热潮迅速蔓延全国,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实践证明,“大包干”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一年越过温饱线,三十年未进富裕门。”进入新世纪以来,小岗村和我国中西部的多数农村一样,面临着温饱过后的发展瓶颈。敢为人先的小岗人再次摸索发展的新路子,他们把昔日分到各户的田地部分进行“土地流转”,掀起了第二次农村改革的热潮。

(1)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2分)

(2)你如何评价中国农民在我国农村改革中的首创精神?(5分)

试题详情

39.答案要点:

  (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每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所以我国采取对内和对外等综合措施积极应对。(2分)

   ②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因此,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每个国家都应该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走出困境。(2分)

   ③整体的性能状态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因此,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世界经济的复苏将为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2分)

   ④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只有各个国家加强团结,相互协作,才能实现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2分)    (2)①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要求。党和政府制定就业政策时应从具体国情出发,把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与促就业结合起来。(2分)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为此,党和政府把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作为工作的重点。(2分)

   ③解决就业要有全局观念和系统优化方法,党和政府在制订方针、政策和措施时,要把保增长与促就业相结合起来,不能孤立地对待就业问题。(2分)

   ④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党和政府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扩大就业。(3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详情

39.(2009佛山2模17分)

   材料一.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去年及时推出了扩内需、保增长等措施,以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不久前,中国赴欧采购团又与英、德等国达成多达150多亿美元的协议。中国还将继续向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提供和增加援助。这些对内和对外的重大举措,不仅为中国也为整个世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二.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党和政府始终十分重视就业问题,我们必须把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与促就业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谈谈我国应对金融危机举措的依据。(8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党和政府应如何解决就业难的问题。(9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