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性,及转变思路。
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性: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仍很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短期的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质是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基本思路就是实现“三个转变”:
①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③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
4、如何理解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辩证关系
答:①效益要以速度为保障。只有在保持一定发展速度情况下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益。离开了一定的发展速度,就谈不到任何效益。速度要以提高效益为前提。持续的经济发展只有在不断提高效益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②一方面,结构合理是提高速度和效益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高速度和高效益也体现了结构的合理。
③质量是速度、结构、效益的最终反映。发展速度、合理结构、良好效益最终是通过高质量来体现的。
总之,发展是硬道理。速度是保障,结构是条件,效益是目的,质量是体现。
3、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经济发展必须坚持好字优先的意义。
答:坚持好字优先,有着很强的现实性。切实解决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好字优先,推动科学发展。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好”与“快”的关系,实现速度和效益相协调。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正确处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高度重视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
2、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如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略)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及哲学依据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兼顾,总揽全局,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注重实现良性互动,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
①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矛盾对立统一观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科学发展观利用对立统一观点,来认识和解决发展中一系列矛盾问题。
②“全面发展”体现了辩证法的全面观点。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
③“协调发展”体现了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④“可持续发展”体现了辩证法的发展过程性思想。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过程的持久、连续、再生性,是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①科学发展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力发展决定的。社会发展首先要解决生产力发展。
②科学发展观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③科学发展观作为历史观,强调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的作用;作为价值观,强调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作为思维方式,强调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又要确立人的尺度。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5、请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在如何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答: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实质就是把无所不为的无限性政府转变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限性政府。
宏观调控模式上要实现转变:①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向以间接管理为主;②以微观管理为主转向以宏观管理为主;③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
同时,还要进一步深化财政、税收、投资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手段。
4、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哪些?如何运用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
答:(1)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计划手段和行政手段。计划手段:指导性计划。经济手段是主要手段,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法律手段:运用经济法规。行政手段:利用强制性命令。
(2)货币政策:①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②变更再贴现率;③公开市场业务。财政政策:调整政府收支。收入政策: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
3、请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必要性。
答:宏观调控的总目标: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主要目标: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在于:①保持总供求平衡的需要;②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③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2、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1)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保障生产要素高效流通。 (2)健全市场主体的自身素质。 (3)加强信用建设。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4)加强法治,从严监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说明市场的特点。
市场方式具有自发性、事后性和微观性等特点。长处是:第一,能够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优化资源配置;第二,市场机制能给企业以动力和压力,实现优胜劣汰;第三,使企业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促进生产和需求及时协调。但是它也有明显的弱点和消极作用,如对经济总量平衡、宏观经济结构调整显得无能为力,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可能引起贫富两极分化。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