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9838  389846  389852  389856  389862  389864  389868  389874  389876  389882  389888  389892  389894  389898  389904  389906  389912  389916  389918  389922  389924  389928  389930  389932  389933  389934  389936  389937  389938  389940  389942  389946  389948  389952  389954  389958  389964  389966  389972  389976  389978  389982  389988  389994  389996  390002  390006  390008  390014  390018  390024  390032  447348 

1、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

(1)我国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五大宗教。

佛教:传入2000多年前由尼泊尔、印度传入,在东汉以前,佛教作为方术,就在皇室中传播。道教也在此时形成,中国人宗教信仰结构发生了改变。开始了多种宗教信仰并存。

道教:原始道教起于后汉顺帝时期,由张陵创造了五斗米教,宣传原始平等。张角创造了太平教,宣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思想。

晋以后,由葛洪将道教改造为为地主阶级服务的宗教。

伊斯兰教是1300多年前,唐朝时期大规模的传入我国。

天主教和基督教是鸦片战争后传入我国。

(2)我国各宗教都有爱国主义传统。佛教提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道教提出“慈爱和同,济世度人”,伊斯兰教提出:“爱国是伊玛尼的一部分”,天主教提出“爱国是天主的诫命”基督教提出“荣神益人”。

(3)我国宗教界积极参与国际宗教的交往与合作。

2、全面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A、允许宗教信仰自由的理论根据:

宗教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有它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它的存在有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在社会主义社会还将长期存在。

我国信仰宗教的人,虽然占人口比例不大,但绝对数不小。团结和调动这部分公民积极性,是建设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B、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长期的基本政策。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内涵是:有信仰,也有不信仰的自由,有信仰这种,也有信仰另一种宗教的自由,有信仰同一宗教内不同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仰,现在信仰的自由,有过去信仰,现在不信仰的自由。

政府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护宗教信仰的自由。这有两个内涵:一是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二是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权利,是政府尊重人权的体现,侵犯这一权利,要承担法律责任

(2)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政府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

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的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旗号,神化首要分子,宣传迷信邪说,蒙骗群众,非法聚敛财物,制造事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邪恶势力。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

如:法轮功。

(2)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案例:梵蒂冈一直想派人来担任中国天主教的大主教,我们坚决抵制。

(3)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A、要求宗教界人士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令。

B、要求宗教界人士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对教义做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解释。支持他们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做住贡献。

3、弘扬科学精神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而是要人民科学地对待宗教。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要对人民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务。

(2) 中学生要接受无神论宣传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

中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要点透析]

1、如何全面理解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1)民族平等(首要原则)  ①含义: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平等的履行应尽的义务。  ②依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为祖国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③重要性: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2)民族团结(重要原则)  ①含义:是指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②重要性: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本原则)  ①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②重要性: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4)民族原则之间的关系  三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2、全面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它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自治地方机关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2)体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3)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4)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5)核心内容:自治权。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6)优越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3、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内涵: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 (2)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①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指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简单讲就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制渗透。可见,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与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对立的,而是为了更好的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3)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①内容: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②原因: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都是国家的主人,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宗教界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教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真题再现]

1、(09海南卷)13、自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以来,国家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适当增加国家投资比重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比重,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金融扶持力度,国家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因为

①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国家的强盛需要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

③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与团结的物质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本题强调了重视民族繁荣的原因,②④的说法符合题意;①的说法不符合题意;③的说法强调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项。

[答案]C

2、(09全国卷II)3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国务院公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

①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

④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解析]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既包括人大又包括政府,而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为人大而不是政府,①故说法不对。④说法片面,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包括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和政府所拥有的自治权,不仅仅是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答案]B

3、(09广东卷)29、西藏自治区历任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主任和人民政府主席都是由藏族公民担任。目前,在自治区四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了族占94%以上,在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组成人员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77、97%。这说明

A、我国少数民族依法享有管理民放内部事务的权利

B、民族区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C、我国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解析]B与题干无关,不选。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D不选。根据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及题干的主旨A、C入选。

[答案]AC

4、(09重庆卷) 33、目前,我国有宗教活动场所8万余处,宗教团体3千多个。宗教界人士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宗教界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宗教组织保持着交往和联系。材料表明,我国

 A、信教公民拥有自由传教的权利 

 B、公民亨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C、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D、积极促进宗教发展

[解析]A违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C材料没有体现,D不符合我国宗教政策。

[答案]B

5、(09福建卷)28、自1996年福建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对口扶贫协作关系以来,闽宁之间实现了从政府援助到社会帮扶,再到产业及人才技术的交流合作等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协作。闽宁协作的主要目的在于

A、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B、消除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隔间        

C、解决东西部教育科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D、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

[解析]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已经形成,不选A。闽宁是全方位合作,不仅仅是教育科技合作,不选C。闽宁协助是为了共同发展和繁荣,故选D

[答案]D

[名师点评]

易错点一: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这些现实情况是指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名师点评: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历史特点是指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易错点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名师点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易错点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有权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行使自治权。

名师点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自治性法规。

易错点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是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

名师点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是特别行政区。

易错点五: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名师点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充分的自治权。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易错点六: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立法权。

名师点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自治性法规,没有立法权。

易错点七:民族自治地方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实体。

名师点评: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独立主权。

易错点八: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名师点评: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

易错点九:我国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

名师点评:往往交织在一起,但民族问题不一定就是宗教问题

易错点十: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

名师点评: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正确,但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是错误的

易错点十一:在我国,宗教活动受到法律的保护。

名师点评:正常的宗教活动才受到法律的保护

易错点十二:我国已经消灭了民族压迫,所以不存在民族问题了。

名师点评:消灭了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就消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根源。但当前影响我国民族团结的问题仍然存在。

易错点十三:我国支持和鼓励人民信仰宗教。

名师点评:我国是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但不支持和鼓励人民信仰宗教。

易错点十四:我国实行自主自办的方针,与外国宗教不存在交往。

名师点评:我国宗教在独立自主自办的前提下,发展与国外宗教的交流和交往。

易错点十五: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使宗教信仰最终放弃有神论和宗教信仰,逐步消灭宗教。

名师点评: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把宗教活动纳入政策、法律、法规范围。

易错点十六:我国的宗教性质上已发生了根本转变。

名师点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宗教的性质仍然是唯心主义。

易错点十七:宗教已经完全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名师点评: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易错点十八:在我国,宗教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名师点评:宗教主要起着消极作用,只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起一定积极作用。

[考点演练]

试题详情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基础的,是国家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感情结合起来。更自觉地捍卫祖国的统一,保卫边疆。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使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利,自主管理本地区的内部事务,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处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各民族自治地方以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为主体,统帅包括当地居住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这使各民族和干部之间联系更家密切,逐步消除了历史遗留的隔阂,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能密切结合本民族和本地区特点,把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协调,充分发挥各民族、地区的特长和优势,调动各族人民参加国家建设事业的积极性创造性。

试题详情

2、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制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涵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理解:

A、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不可分割的部分。是部分与整体关系。民族自治地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这是前提。

B、区域自治,分为三级: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讲解:县以下不实行自治,但可以设立民族乡等补充形式。如高邮回族乡,

全国建立5个自治区、30自治州,120自治县。

C、自治机关:自治地方机关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除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行使自治权: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自治权的范围根据宪法,民族自治法,范围和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选择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三种形式。

我国实行民族自治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决定我国既不能实行单纯以民族为单位的民族自治,也不能实行单纯以区域为单位的“地方自治”。而的创造性的把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结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一个少数民族不但可以在一个地方实行自治,而且还可以在很多地方与其他少数民族联合,实行不同层次的自治。还有建立民族乡的补充形式。这保证了少数民族在不同聚居区享有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力。

试题详情

1、回顾我国民族区域自制的法制化进程

试题详情

3、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1)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是一个国家的重大问题,也是人们面对的具体问题

(2)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要付诸行动

试题详情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华民族是定居在中国土地上所有民族的总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是少数民族。

(2)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陆续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歧视的阶级根源,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但历史遗留的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指各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如选举权,受教育权,就业权等。从第三届人大起,少数民族在全国人大的代表数目高于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

  各民族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如纳税义务,服兵役、捍卫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所有民族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形成了各族人民

试题详情

1、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

试题详情

(一)单项选择题

1、(青岛4月)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是  (  )

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

②提高各级政府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

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

④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08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各种难以预料、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党中央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安排,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经济呈现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这显示我们党  (   )

①能够总揽全局,具有领导科学发展的本领

②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

③肩负着直接管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任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湖南3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工夫。这是因为()

①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②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③发展是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

④经济能否较快发展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考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北京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是说:“各位代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措辞不相同,其原因()

A、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法律地位不同

B、人大和政协具有的代表性不同

C、人大和政协的组织构成不同

D、人大和政协的职能不同

5、(湖南4月)2008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中央纪委2008年工作汇报,分析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势,研究部署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党之所以重视反腐倡廉工作,是因为反腐倡廉()

A、是党的中心工作

B、有利于保证党更好地履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职能

C、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

D、有利于保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6、(安庆5月)十七届三中全会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就是党的十七大代表中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部分基层同志和研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部分专家学者也应邀列席了会议。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中央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

②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完善 

③折射出党治国理政理念的深层变迁 

④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我国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④

7、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邀请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出席,听取他们对《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

①多党合作有利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②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掌国家政权

③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决策和制定

④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某市市委决定将“民生净福利“作为评价政府工作的指标。这一举措  (   )

A、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心系群众    B、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C、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以人为本     D、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9、十一届全国人大和十一届全国政协于2008年3月同时召开。这是为了便于:(    )

A、人大和政协两个国家机构共同决定国家大事

B、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人大和政协的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

C、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相互监督

D、发挥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实现国家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10、依据上题材料,从本质上看,“两会”的共同之处在于:(   )

A、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B、成员都是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C、都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     D、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机关

试题详情

1、共商国是,同舟共济

2、执政参政,特色鲜明

(1)我国除执政的共产党外,还有八个参政的民主党派

名称
成立时间
组织成员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1948年1月1日
与国民党有历史联系的人为主
中国民主同盟
1941年11月
文教和科技界中高级知识分子
中国民主建国会
1945年12月16日
经济界人士
中国民主促进会
1945年12月30日
文教出版界高中级知识分子
中国农工民主党1947年2月
1947年2月
医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
中国致公党
1925年10月10日
归侨和侨眷为主
九三学社
1946年5月4日
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1947年11月12日
台湾人士

(2)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

我国民主党派是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3)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代表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②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包括参加国家政权,教育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处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订和执行。

③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政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各民主党派才能团结协作。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基础。

④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长期共存是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都长期存在,互相监督是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监督,尤其强调参政党监督执政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表明参政党与执政党一起经受考验,共同承担国家和民主盛衰兴亡的责任

⑤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开展活动,以宪法和有关法律为准绳,进行民主协商,互相监督。

⑥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各党派共同创立的。人民政协还包括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

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能力。

3、适合国情,优势显著

(1)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①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及时反映社会各阶层利益和要求。民主党派人士参加国家机关的领导工作,直接参加国家政权和国家事务的管理,推进了国家政治生的民主化。

有利于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民主党派是拥有多学科的人才库,是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

③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由于历史原因,各民主党派和台湾同胞

有密切联系,成为大陆和台湾联系的纽带。

(2)我国绝不能照搬西方多党制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国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主张在我国实现多党制度,实质上是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后果是人民政权的丧失,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

[要点透析]

1、如何理解党的三种执政方式

 
科学发展
民主执政
依法治国
区别
含义
科学发展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原因
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
是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
要求
真正认识并掌握客观规律,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决策的科学化
一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这一党和国家根本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二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依法执政最重要的就是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要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并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联系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区别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
区别
内涵不同
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依法行政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
主体不同
党的领导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联系
①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都是依法治国的要求。无论是党的领导还是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②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其实质就是代表广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从根本上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而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是对人民负责的具体表现。③依法执政是依法行政的政治保证,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执政的关键

[真题再现]

1、(09全国卷I)34、2008年,民主党派成员有40多人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担任省部级领导职务。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政府领导职务

①表明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参与执政

②坚持了我国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基本政治制度

③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重要形式

④是保障我国民主党派实现参政议政的基本条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我国多党全作政治协商制度的相关知识,教材中提到我国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但我国的执政党只能是中国共产党,所不能把“参政”理解为“参与执政”,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政府领导职务当然也不是“保障我国民主党派实现参政议政的基本条件”,所以本题选 B

[答案]B

2、(09安徽卷)5、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基本方式的是

①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②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③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

④党领导政协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解析]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关键在于依法上。而直接能体现出来的只有②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③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

[答案]D

3、(09浙江卷)34、从2008年11月13日起,在持续一个月的时间里,包括省委书记在内的10位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转型升级新跨越”主题,通过网络平台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这一举措有助于中共浙江省委

① 了解民情,汇聚民智  ② 参政议政,执政为民

③ 民主决议,依法行政  ④ 依法执政,民主执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本题考察《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读懂材料,知道主体是:“党”,排除②③,②③的主体是政府,政府的职能与党的职能容易混淆!

[答案]:B

4、(09海南卷)12、改革开放以来,各民主党派就智力支边扶贫工作进行考察,为贫困地区发展提出许多政策性建议,在落实扶贫经济项目、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这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基本点是

A、参加国家政权

B、参与国家大致方针的协商

C、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D、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知识的能力,属于容易题。从题目中看出各民主党派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是就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制定执行出谋划策,故D项正确;其余各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D

5、(09浙江卷)41、(32分)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尤其是人才严重短缺。我国目前每年大学毕业生有几百万,就业压力大,而大多数人不愿去农村。江苏海南等地曾在20世纪末先后制定了“村官”行动计划。2008年以来,党和政府把“村官”工作提到战略高度,要求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和政策,以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材料二: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一毕业,小样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党和政府要把“村官”工作提到战略高度。(10分)

 [解析]:本题的综合性很强,结合了《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三本书进行考察,第一问注意“党和政府”两个不同的主体和性质;第二问《文化生活》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性来答;第三问注意《生活与哲学》中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来答,要从不同角度来论述!!

[答案](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面对我国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和人才短缺,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执政党和人民政府有义务和责任,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大学生“村官”行动计划。这一行动计划既可以为农村输送更多的人才,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有利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和成长,也为农村干部的培养找到了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

[名师点评]

易错点一:中国共产党要依法行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名师点评:表述错误,中国共产党是依法执政,政府才是依法行政。

易错点二: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有共同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名师点评:表述错误,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有共同的利益和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各民主党派代表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利益。

易错点三: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名师点评:表述错误,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相互监督。

易错点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成为对民主党派进行政治、思想、组织领导的决定性因素。

名师点评:表述错误,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进行政治上的领导。

易错点五: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全部问题。

名师点评: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

易错点六:中共中央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名师点评: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易错点七:人民政协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机关。

名师点评:中共中央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机关(即党的政治领导)。

易错点八: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国家职能。

名师点评: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职能,但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

易错点九: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名师点评: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是贯穿这一理论的主线。“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易错点十:中共中央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是中央的执行机关。

名师点评:错,我国的权力机关是人大,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在中共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政治领导)协调一致开展工作。

易错点十一:中共中央提出方针政策是通过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变为国家意志的。

名师点评: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是通过法律来实现的,党的政治领导通过人大变为国家意志。

易错点十二: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是行使国家职能的国家机关

名师点评:全国人大、国务院是国家机关;政协不是国家机关,而是政治协商机构。

易错点十三:我国的多党合作就是多党联合执政。

名师点评:不对。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考点演练]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