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4. (10分)据报道,上海正在成为全国保险业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的“大本营”。截至2009年5月13日,国内9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有5家将总部设在了上海。目前,保险业资本总量达到1 100亿元,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7万亿元。
请用有关的经济常识简要回答:
(1)保险的基本职能。(4分)
(2)发展保险业的作用。(6分)
23.(09北京丰台期末检测)(10分)为抵御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国务院确定投资4万亿元拉动经济增长。
上述图表体现财政的哪些作用?
21.(10分)材料一: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三和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和美林公司申请破产,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进而波及全球。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出口、就业、金融、资本市场、个人理财及整个经济发展都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
材料二:
材料三: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宣布,从2008年11月1日起,调高3486项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出口退税税率。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到2010年底新增4万亿政府投资,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1)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当前实施怎样的经济政策?(2分)
(2)结合材料一,说明实施这样的经济政策的经济学依据。(8分)
22.(10分)材料: 因美国罗曼公司破产导致的金融风暴迅速在全球蔓延,各国股市暴跌,为了稳定全球金融市场,促进经济发展,2008年10月,美国、欧盟各成员国、日本、俄罗新等主要国家中央银行相继采取救市措施,力保全球金融市场稳定。10月8日,我国政府也宣布降低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三率”齐降是我国近9年来首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我国将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此同时我国的财政政策也将由稳健趋向积极。这表明中国政府维护市场稳定、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坚强决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简要说明我国当前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作用
20.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五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下列对下调存贷款利率的看法正确的是
①会使居民存款实际收益减少,不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②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有利于企业投资
③可以降低居民储蓄意愿,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④会加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利于我国产品出口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19.下图是我国近两年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变化示意图,A、B、C三点是两条曲线的交点。根据下图所反映的储蓄存款收益变化状况,居民选择减少银行存款意愿较为强烈的时段是
A.从起点到A点 B.从A点到B点
C.从B点到C点 D.从C点到终点
18.国务院决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从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做出上述决定
①表明央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②能减少货币流通量,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③能够更好地实现银行利润 ④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17.上述材料表明中国人民银行
①是我国资源配置的决定力量 ②可以决定人民币的购买力
③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④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A. ①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2008年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针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在l00天内连续五次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①可以降低居民储蓄意愿,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②导致居民储蓄收益减少,不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③可以减轻企业负担,减少投资成本,利于企业投资
④必然加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利于我国产品出口
A. ① B.④ C.②③ D.①③
15.2007年下半年,针对物价上涨过快、投资信贷高增等现象,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从紧”。2008年下半年,为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我们的货币政策又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货币供给取向发生重大转变。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①属于经济手段 ②是运用“看不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
③属于行政手段 ④是为了经济增长、物价稳定
A.①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一般说来,当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的制约时,为促进经济增长,可以采用的经济措施有
①增发国债,增加财政支出 ②降低存贷款利息率,增加货币供应量
③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 ④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