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发展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这说明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②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④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3.在电脑、手机迅速普及下长大的一代人,普遍出现了汉字书写障碍问题。有识之士指出:如果不在学校的每一个阶段加强汉字书写方面的教育,传统汉字所承载的中国语言文化就会离我们渐行渐远。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①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②矛盾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从萌生立法构想到正式实施,经历7次审议,其间的调查研究、座谈会讨论、征求意见、收集民意,修改补充,次数之多,在中国立法史上可谓前所未有。这表明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坚持在实践中追求真理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事物发展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1.新的《节约能源法》于2008年4月1日起施行。根据我国国情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第四条明确规定:“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反映了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35. 材料1:近年中美科技与经济发展比较 单位:%
项目 国家 |
科技投入占GDP比重 |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
高新科技企业利润率 |
对外技术依存度 |
中国 |
1.41 |
56 |
20 |
50 |
美国 |
2.82 |
80 |
50-80 |
5 |
注:1998年和2005年,我国科技投入占GDP比重分别为0.69%和1.30%。2007年科技投入占GDP比重为 1.49%;近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分别为美国的3倍,但是我国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1/25,每新增一个劳动力创造的GDP不高。
材料2 中国近四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比重(%)
时间内容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消费 |
38.1 |
36.1 |
38.9 |
37 |
注:中国近十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59.5%,而世界平均79%。
材料3: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呈持续下降态势,已经从10年前的53%下降到2006年的41.4%。这个比例发达国家都在50%-60%之间。而且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虽然都有所增长,但收入差距仍然较大;东部、中部、西部在财政收入上也存在较大差距,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材料4: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书记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 材料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2分)
(1)材料1反映了:①我国目前的科技投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新技术企业利润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说明我国核心技术掌握不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②但我国科技投入近年来不断增加,说明国家重视科技投入;③我国单位能耗高,人均劳动生产率不高,劳动者素质不高,说明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
(2)材料2和材料3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4分)
(2) 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收入水平提高较慢,制约了居民消费增长;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城乡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也是造成最终消费偏低的重要原因
(3)作为政府,针对材料2、3、4,应该怎样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6分)
作为政府应该做到:(若能结合材料及教材,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①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消费水平。②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当前更要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③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促进消费提高人民整体生活水平。④增加居民收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注重社会公平。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注重公平,再次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合理公平的分配,促进社会和谐。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实施合理的财政、税收、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34.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落实党的十七大决策的重要部署。进入2009年,上海各区县纷纷推出“暖冬”举措。虹口区再出促进就业“组合拳”:年内新增就业岗位25100个;帮助1000人成功创业;对35岁以下青年创业,给予5000元到5万元的一次性启动资金资助;对居家网上创业者,给予网上创业基地相同政策的扶持。
请用经济常识相关知识回答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性。(4分)
(1)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①是缓解就业压力,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②有利于更好实施政府的就业政策,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③有利于促进居民收入的增长,改善人民生活。
33. 2008年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在鸟巢隆重开幕。奥运会开幕式是展现中华民族丰厚文化的大舞台,开幕式的文艺表演向全世界讲述了感动世界的中国故事。 “长卷”、“梦幻五环”、“太极”、“点燃圣火”、“飞天”等创意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体现了丰富而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传达着勤劳自强的中华民族迈向世界的豪情和自信。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分析,为什么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展现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舞台?(8分)
(1)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通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个舞台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奥林匹克文化将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同时中华文化也极大地丰富了奥林匹克文化。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新事物有强大的生命力。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应用和发展,通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个舞台展现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传播和繁荣了中华民族文化。
32、材料一:我国财政部预估今明两年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情况(单位:亿元)
内容 |
增值税转型 |
个人所得税 |
存款利息所得税 |
证券交易印花税 |
房地产税费 |
收费 |
出口退税 |
数额 |
1200 |
360 |
100 |
900 |
150 |
340 |
438 |
注:伴随全球金融海啸与中国大规模内需政策的到来,我国的财政政策作出重大调整。
综合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现行的财政政策及其理由。(5分)
(1) 我国现行的财政政策是减收增支的扩张性财政政策。(1分)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其中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中最重要的来源。为应对全球金融海啸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国家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以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4分)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于2009年1月28日出席了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并发表特别致辞。温家宝总理重申,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谋求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中国愿意继续与国际社会一道,积极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积极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为实现世界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请用政治常识相关知识回答:
(2)本届年会围绕“重塑危机后的世界”这一主题,共同探讨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举措,探索全球综合治理之道。为什么各国在处理国际问题时有时趋于一致,有时又各自相异? (4分)
(2)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和归宿,(2分)各国之间既存在共同利益,也存在不同的利益,共同利益是国际间合作的基础,不同利益是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2分)
(3)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了国际社会的竞争与合作。请简要阐述我国广泛参与国际合作的意义。 (2分)
当代国际关系中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国际间的合作正在日益增强。我国广泛参与国际合作,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实现与周边国家共同繁荣,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1.(10分)正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北京时间2008年7月7日凌晨传回喜讯,“福建土楼”通过各国代表审议,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三十六项世界遗产,也是继武夷山之后,福建又一获此殊荣的文化成果。
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请你谈谈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5分)
(1) ①我国重视保护文化遗产。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遗产,并给予保护。(2)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世界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30.以下成语与“釜底抽薪”所包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A.破釜沉舟 B.围魏救赵 C.邻人疑斧 D.一语中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