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90163  390171  390177  390181  390187  390189  390193  390199  390201  390207  390213  390217  390219  390223  390229  390231  390237  390241  390243  390247  390249  390253  390255  390257  390258  390259  390261  390262  390263  390265  390267  390271  390273  390277  390279  390283  390289  390291  390297  390301  390303  390307  390313  390319  390321  390327  390331  390333  390339  390343  390349  390357  447348 

8.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①提高低收者的收入②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③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政党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④调节过高收入  ⑤取缔非法收入  ⑥保护合法收入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⑥

试题详情

7.下列与投资特点搭配正确的有

①便捷的投资   ②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  ③稳健的投资   ④规避风险的投资   a股票    b储蓄存款   c债券    d商业保险 

A.①a.②d.③c.④b     B.①b.②a.③c.④d 

C.①d.②c.③b.④a     D.①c.②b.③d.④a

试题详情

6.到2008年末,我国全部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余额超过了44万亿人民币。在我国储蓄存款来自于

①居民个人  ②企业  ③政府机关   ④事业单位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5.个体户经营困难,除了规定、制度、税负等外部因素外,创业成本过高、管理不善等是其重要的内因。这启示我们要振兴和壮大个体经济就必须

A.对个体经济实行完全的免税政策

B.进一步加大财政对个体经济的倾斜力度

C.依靠技术.科学管理,转变发展方式

D.不断扩大个体经济经营规模,加大引进外资力度

试题详情

4.明朝著名画家唐伯虎有一首因贫困落魄而自我解嘲的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从经济生活的知识上看,这反映

A.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最基础的消费

B.要把物质生活消费同精神消费文化生活消费统一起来

C.家庭消费水平是从低级开始逐级向高层次发展的

D.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

试题详情

3.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试题详情

2.假设2007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5。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   )

A.1:4.95      B.1:5  

C.1:5.6      D.1:6.05

试题详情

1.观察右图,判断2006年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态势

A.高增长低通胀     B.高增长高通胀

C.低增长低通胀     D.低增长高通胀

试题详情

33、《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蓬勃发展,不断从生动的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深化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论的观点的?(10)

试题详情

32. (12分) 近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中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把“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3年以来,政府开始适当紧缩银根,货币政策在“稳健”和“适度从紧”之间寻找平衡;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面对中国经济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将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为了防范美国次贷危机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2008年9月15日到1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罕见地先后四次下调利率,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二率”,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上已告别从紧,政策重点开始转向“保增长”。

  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调整货币政策体现的哲理。(12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備胶枪妤犲繘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崑濠囧箯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