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90529  390537  390543  390547  390553  390555  390559  390565  390567  390573  390579  390583  390585  390589  390595  390597  390603  390607  390609  390613  390615  390619  390621  390623  390624  390625  390627  390628  390629  390631  390633  390637  390639  390643  390645  390649  390655  390657  390663  390667  390669  390673  390679  390685  390687  390693  390697  390699  390705  390709  390715  390723  447348 

19、温家宝总理用”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我期待着中国和世界明年会更好”这句话向世人传递了面对经济危机的信心与决心.从哲学是看”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表明

A 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B 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其实质就是扬弃

C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试题详情

18、传统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但最新观点认为,如果你把木桶倾斜放置,并且向最长的那块,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这说明

A 规律是客观的

B 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C一切以时间 地点 条件不转移

D 事物是不可着摸的

试题详情

17. 鲁、梁等国不战而衰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启示是,看问题、办事情 (  )

①既要看到运动的绝对性,更要看到静止的相对性。    

②既要注重量变,更要促成质变。

③既要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又要把握矛盾的斗争性。    

④既要重视局部,又要统筹全局。

A.①②      B.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试题详情

16. 上述故事中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   )

①供求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     ②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③价格在本质上是由供求决定的     ④价格涨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15.“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临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令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回答16-17

试题详情

14.“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 (   )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13.“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试题详情

12.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    )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试题详情

11.胡杨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它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人们赞美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称其为“英雄树”,誉之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的象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①可以激发人们昂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积极的反作用

②可以为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相对独立性 

③可以调动人的精神能量,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特殊决定作用

④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试题详情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   )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