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针对奶制品存在的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强调,要加强协调配合,狠抓工作落实,及时有效处理问题,对奶制品进行全面检查,保证新出的产品质量合格;对奶制品行业开展全面整顿,使奶制品质量和市场秩序有一个根本改观,促进奶制品行业健康发展;对奶农实行扶持政策,确保他们的利益不受大的影响;对发现的奶制品质量问题,要彻底查明原因、查清情况,视情节依法追究、严肃处理,切实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群众根本利益。
材料二 2008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在随后的两个多月内,共收到各界意见191849件。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食品安全法》,并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将构筑起食品安全“新防线”,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运用经济常识回答企业、消费者、国家为什么都重视食品质量。(16分)
2008年10月19日,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完成24-25题
24、南昌部分地区的农民将自己的土地租给种田能手,自己给承租户打工。不仅收回了租金,而且还领工资。农民的收入包括 ( )
①按劳分配 ②按技术要素分配 ③按土地要素分配 ④按劳动要素分配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5、南昌地区部分农民的做法
①能优化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②有效地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③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④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23、产品生命周期与销售利润曲线图。如果要阻止产品生命周期从A点到B点运动,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
①调整产品结构 ②扩大产品的生产规模
③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④开拓新的市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网上报名人数超过104万,最终能被录用的仅13566人,淘
汰率高达98.7%.这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应该 ( )
①依靠政府促进就业 ②树立竞争就业观 ③改善劳动就业环境 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国务院为此研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措施,并推出新措施稳定房价。回答20-21题。
20、新措施规定,对购买住房不足5年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取得的售房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
政府在:①弥补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缺陷 ②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③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④利用税收杠杆调节经济活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房地产市场上的投机行为表明市场调节具有
A.开放性 B.盲目性 C.自发性 D.自主性
19、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联产计酬中获得的收入 ③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福利性分配收入 ④孙某在国家机关工作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17、防止经济生活出现过高通货膨胀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发生通货膨胀时通常会出现①商品普遍滞销 ②正常的生产流通秩序被扰乱 ③居民纷纷抢购消费品 ④物价全面持续上涨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降价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表明了
①降价能导致商品价值增加 ②市场占有率受价格高低的影响 ③产品价格高低可以影响市场需求 ④价格变动与产品的供给量密切相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5、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透露,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年将把药品、保健品和医疗器械的违法广告作为重点整治对象,进行大力整顿,纠正这些广告宣传中的违法行为。商家不惜重金做“广告”,因为“广告”有助于 A.商品价值的实现 B.商品使用价值的提高 C.商品质量的提升 D.商品生产成本的降低 16、国资委出台的《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指导意见》,提出要合理收缩中央企业的分布范围,推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重大基础设施等六大领域集中。这种调整有利于 ①增强国有经济在关键领域的控制力 ②提高国有资产的质量 ③使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④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联想集团成功收购世界电脑业巨头美国IBM公司的PC(个人电脑)业务部后,2008年,中石化出资收购加拿大TYK公司,中钢对澳大利亚Midwest公司成功进行收购。上述现象表明
①我国鼓励和支持外资经济的发展 ②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③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 ④我国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