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90896  390904  390910  390914  390920  390922  390926  390932  390934  390940  390946  390950  390952  390956  390962  390964  390970  390974  390976  390980  390982  390986  390988  390990  390991  390992  390994  390995  390996  390998  391000  391004  391006  391010  391012  391016  391022  391024  391030  391034  391036  391040  391046  391052  391054  391060  391064  391066  391072  391076  391082  391090  447348 

6、杨万里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增添春节喜庆,植物学家在冬天培育出盛开的莲花。材料中包含的哲理是

A.事物随人们的心情而变       B.不同时代,规律有不同的表现

C.人能够能动的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D.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试题详情

5、30年风雷激荡的伟大革命实践雄辩地证明,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它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的需要推动了认识的发展     D、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试题详情

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2007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创新对于经济来说,其哲学依据是:(   )

A.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B.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C.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D.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试题详情

3、“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   )

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

C、是辩证唯物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了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D、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试题详情

2、生个“金猪”,未必成才。一个人要成才,实现人生价值            (     )

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④完全靠个人奋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A、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

B、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

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试题详情

28、(1)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2分)(2)加强和谐文化建设,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中和合理成分,充分发掘其蕴涵的时代价值。(2分)(3)加强和谐文化建设,要注意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使其熔铸于和谐文化建设之中,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2分)(4)加强和谐文化建设,还要立足于社会生活实际,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文化创新,努力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2分)

试题详情

28、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文化因素已经深深地融入其间。文化能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就没有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越明显。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请你谈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加强和谐文化建设。

的过程中继承,做好运河的综合保护,决不能让运河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断流”。(2分)

试题详情

27、近年来,“幸福指数”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在物质生活大大丰富的同时,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随之同步增长,人们经常在网络上“晒工资”“晒消费”“晒政治”“晒政客”“晒制度”……,晒客的行为表明:提升国民的“幸福指数”还是大家需共同探讨并致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专家认为,“幸福指数”的提升不能缺少精神的榜样和文化的浸润,离不开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为此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请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2)就一个国家而言,国民的幸福生活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又需要可靠的政治保证。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你认为从哪些方面可以提升我国公民的“幸福指数”。

试题详情

26、2009年7月11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表示,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智慧的、伟大创造力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精神源泉。新形势下,要共同继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挖掘和提炼有益思想价值,发扬广大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包容性,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共同吸收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创新和发展中华文化的时代内涵,提升中华文化的先进性,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聚合力、亲和力。

(1)在新时期为何还要继承、发扬中华文化?

(2)两岸应怎样更好地落实贾庆林主席的倡议?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倷鑳舵灙濡ょ姴绻橀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磻婵犲洤绠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