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当银行储蓄利率下降,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时,下列图示
为储蓄,
为股票,
为国债,
为保险)最适宜的家庭投资理财方式是
3.经济学家指出:通常情况下“企业管牛,政府管熊”。也就是说,一般而言,市场环境好的时候,企业自己努力赚钱;市场环境不好时,政府要出手救市。下列属于“政府管熊”时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A.降低税率 增加财政收入 B.降低利息 增加财政支出
C.降低利息 增加财政收入 D.提高贷款利率 增加财政支出
2.当某商品处于买方市场时,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有(P代表该商品的价格,G代表该商品的需求量,Q代表该商品的供应商,S代表其替代品的需求量,X代表其互补品德需求量。)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假定生成一件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60元。如果生产者甲生产该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甲在8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4/60 B.480/3 C.480/60 D.8/60
29.(16分)今年的国庆大阅兵“当惊世界殊”!其间蕴含着撼人的 “阅兵精神”。什么是“阅兵精神”?它是国庆阅兵中表现出来的 “零误差”精神。国旗护卫兵那169步,正好是1840年到2009年的169年,步步精确!8000名官兵组成的13个徒步方队正中阅兵中线米秒不差! 30个装备方队隆隆开进米秒不差!机型不一的空中机队通过天安门上空米秒不差……!
是团结一致精神。几十万参与阅兵者团结一致、齐歌共舞、手拉手、心连心。56个民族人民穿着不同服饰出现在阅兵场合, 56个民族56朵花,各族人民手举五颜六色的鲜花,,与天安门广场56根民族柱交相辉映,更显壮观……
是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精神。无人驾驶飞机、先进的武器装备、航天科技成果等等,无不彰显着中国人民60年来艰苦创业的辉煌成就和自主创新精神。
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精神。我们从天安门古老建筑群的壮观场地,从胡锦涛主席穿中山装、坐红旗车、官兵大喊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从毛泽东思想万岁的方阵,到科学发展观方阵,都有所体现。
……
(1)请参照上述材料,结合你的观后感,谈谈今年的国庆大阅兵活动和“阅兵精神”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6分)
(2)如今,我们处在新的发展机遇期、历史转折期,用中国传统纪年来说,又是一个甲子年开始了,因此,总结弘扬“阅兵精神”是有现实意义的。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10分)
28.(9分)“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今后3年我国铁路计划投资规模将超过3.5万亿元,按2009年投资6000亿元测算,可以创造600万个就业岗位,消费钢材2000万吨、水泥1.2万吨,直接拉动GDP增幅1.5%。而加快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项目,还将带动新材料和信息产业的研发,橡胶、合成材料、电子电器行业、玻璃、铝、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产业的需求,预计对相关产业总产出的拉动为1万亿元。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加大铁路投资建设的意义。
26.(15分)第十一届全运会会徽图案是“和谐中华,活力山东”。该会徽创意以11个“竞技人形”为主要构成元素,整体结构创意来源于古汉字小篆繁体“中华”的“华”字;造型语言借鉴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四喜人” “同心结”的手法,寓意第十一届全运会“和谐中华,全民全运”的理念。同时以“运动人形”作为会徽主形态,昭示“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会徽设计中巧妙地融入了具有山东文化传统特色的特征元素:其中的几何形构成元素来源于山东济南出土的战国时期“错绿松石铜豆”上的“几何勾连雷”纹饰。色彩将山东传统木版年画中的颜色与奥林匹克五环色彩融合为一体。构图文字应用了中、英文和阿拉伯数字。会徽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也进行了创新,表现手法轻松、活泼、现代,既体现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又表现出现代山东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新形象。
(1) 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第十一届全运会会徽设计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8分)
(2)十一届全运会的主题口号: 和谐中国,全民全运。
宣传口号:抓住承办全运会机遇,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人人争做文明市民,热情欢迎八方来宾……
根据文化的力量,分析说明上述主题口号和宣传口号为十一届全运会成功举办以及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7分)
25.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后,中央财政为灾后重建拔出巨额资金。这些资金属于 ( )
A.经济建设支出 B.行政管理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债务支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4.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加大。在市场竞争中,只有那些劳动技能高、敬业精神强的人才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获得更优厚的报酬。这要求我们在就业时必须树立( )
A.职业平等观 B.竞争就业观 C.自主择业观 D.多种方式就业观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