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Fe
、Br
、CO
、I
、SO
六种离子中的几种。(1)取该溶液少量滴加足量氯水后,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橙黄色;(2)向呈橙黄色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3)橙黄色溶液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根据上述事实推断,在原溶液中肯定都存在的离子组是 ( )
A.Na、Br
、CO
B.Na
、I
、SO
C.Fe2、I
、SO
D.Fe
、Br
、CO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CCl4、PCl3、H2S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B.H216O、D216O、T216O互为同素异形体,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C.由第ⅠA族和第VI 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
6.(NH4)2SO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NH4)2SO4=N2↑+6NH3↑+3SO2↑+SO3↑+7H2O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BaCl2溶液,产生的沉淀为 ( )
A.BaSO4 B.BaSO3 C.BaS D.BaSO4 和BaSO3
5.下列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 )
A.③一⑥一④一①一②一⑤ B.⑥一③一②一④一①一⑤
C.③一⑥一④一②一①一⑤ D.③一⑥一②一④一①一⑤
4.下列有关人体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缺乏碘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和长期服用性激素导致不育都属于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其中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若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C.在一个神经元内兴奋的传导方向可以是树突一胞体一轴突,而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轴突 一胞体或者轴突一树突。
D.下丘脑既可传导兴奋、分泌激素,也是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可影响性腺和生殖器官的发育,还可间接影响动物的性行为。
3.图为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a为实验装置,b为对照装置。有关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 )
A.确保植株与外界空气进一步隔绝 B.排除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干扰
C.防止NaOH溶液对植物根系的影响 D.避免土壤中自养微生物光合作用形成淀粉
2.下列有关微生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利用黄色短杆菌生产谷氨酸时可在其液体培养基中加入生物素作为生长因子,如采用对数期的细菌作菌种或采用连续培养法都可以缩短培养周期,如需要的发酵产品是单细胞蛋白,则可以用过滤和沉淀的方法来分离提纯。
B.因为硝化细菌利用二氧化碳作为碳源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利用氨作为氮源进行硝化作用的过程需要氧气,所以硝化细菌属于自养需氧型生物。
C.人体感染结核杆菌或酿脓链球菌后都会产生正常的免疫反应,其中前者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来予以消灭。
D.病毒的共有结构是核衣壳和囊膜,它们的抗原特异性由衣壳决定,感染人体后可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可以依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来检查一个人是否感染了病毒。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蛋白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人体内各种细胞的蛋白质种类有所不同,各种生物膜的蛋白质含量也有所不同,前者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而后者与生物膜的功能密切相关。
B.细胞呼吸酶、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的载体和血红蛋白都不属于内环境。
C.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等血浆蛋白属于分泌蛋白,其外排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有关,若含量太高有可能导致组织水肿。
D.通过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制成“生物导弹”来定向地消灭癌细胞,这个过程中癌细胞属于免疫学的抗原。
30.(20分)
A:(10分)分析如下培育抗旱植物的实例,回答问题。将枯草杆菌中的果聚糖蔗糖酶基因(SacB基因)导人烟草基因组中获得转基因植株,经检测发现:其在正常条件下,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干旱条件下培养,转基因烟草的果聚糖含量比对照高7倍,植株重量比对照重35%,特别是转基因烟草的根比对照重73%。
(1)SacB基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2分)
(2)文中的对照指的是什么?(2分)
(3)转基因烟草植株内果聚糖含量增加,为什么能提高抗旱能力?(4分)
B:(10分)生活生产中,由于长期和大量使用药物,致使许多细菌、害虫、农作物等产生了抗药性,并使抗药性在群体中迅速蔓延。
(1)细菌抗药性的产生和扩展首先是由于细胞质中的_______________发生了_______________。
(2)有些杂草对除草剂也能产生抗药性,这是由于除草剂不能再与由叶绿体基因独立编码的一种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蛋白质发生亲和,因而不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该种抗药性的 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产上运用化学杀虫剂杀虫,常导致害虫再度大爆发,除因产生抗药性外,生态学原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