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66. 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A. 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原理
B.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原理
D.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165. 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是
A. 是否承认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C.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D. 是否承认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64.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是
A. 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的原理 B.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
163. 道德评估的客观标准是
A. 统治阶级的利益 B. 全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
C. 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D. 人的价值
162.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
A. 国有企业 B. 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C.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的总和
D. 以公有制和个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161. 人的本质是
A. 自私自利的 B. 善恶不明的 C. 有善有恶 D. 社会关系的总和
160. 针对工业文明的片面发展,科技的不当应用方式给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人们提出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
A. 物质文明 B. 精神文明 C. 政治文明 D. 生态文明
159. 关于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关系,下列正确的说法有
A. 前者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 后者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
B. 前者的根源是阶级斗争,后者的根源是社会基本矛盾
C. 社会进步不能通过后者,只有通过前者才能实现
D. 前者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后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58. 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
A.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 B.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
C. 社会革命 D. 社会改革
157. 国家的起源是
A. 阶级矛盾调和的产物 B. 由人们相互订立契约而形成的
C.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D.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使用暴力的产物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