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9075  39083  39089  39093  39099  39101  39105  39111  39113  39119  39125  39129  39131  39135  39141  39143  39149  39153  39155  39159  39161  39165  39167  39169  39170  39171  39173  39174  39175  39177  39179  39183  39185  39189  39191  39195  39201  39203  39209  39213  39215  39219  39225  39231  39233  39239  39243  39245  39251  39255  39261  39269  447348 

17.(广东卷20).(11分)

某探究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 mol·L-1、2.00 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 K、308 K,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 mL、大理石用量为10.00 g。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T/K
大理石规格
HNO3浓度/mol·L-1
实验目的

298
粗颗粒
2.00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  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   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2)实验①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下图:

依据反应方程式CaCO3+HNO3=Ca(NO3)2+CO2↑+H2O,计算实验①在70-90 s范围内HNO3的平均反应速率(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写出计算过程)。

(3)请在答题卡的框图中,画出实验②、③和④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试题详情

16.(广东卷19).(11分)

碳酸钠是造纸、玻璃、纺织、制革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工业碳酸钠(钝度约98%)中含有Ca2+、Mg2+、Fe3+、Cl-和SO等杂质,提纯工艺路线如下:

已知碳酸钠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2)“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3)若在实验室进行“趁热过滤”,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1种)。

(4)若“母液”循环使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是    

(5)已知:

Na2CO3·10H2O(s)=Na2CO3(s)+10H2O(g)    ΔH1=+532.36 kJ·mol-1

      Na2CO3·10H2O(s)=Na2CO3·H2O(s)+9H­2O(g)  ΔH1=+473.63 kJ·mol-1

写出Na2CO3·H2O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试题详情

14.(四川卷28.)某课外小组利用H2还原黄色的WO3粉末测定W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A中的试剂是盐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中装入的试剂:B_________ 、C________、D___________;

(2)连接好装置后应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反应管E”和“从A瓶逐滴滴加液体”这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是 _______________。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过程中G管逸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其处理方法是_____

(5)从实验中测得了下列数据

 ①空E管的质量a ; ②E管和WO3的总质量b ;③反应后E管和W粉的总质量c(冷却到室温称量);④反应前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d ;⑤反应后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e

由以上数据可以列出计算W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两个不同计算式(除W外,其他涉及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均为已知):

计算式1:Ar(W)=____________;计算式2:Ar(W)=____________。

相对原子质量.

(1)A中试剂为           .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           .

(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中滴加足量试剂;⑤检查气密性,上述操作的顺序是      ;(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     .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测得氢气体积为b 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试题详情

13.(四川卷26.)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MgCO3、Al2(SO4)3、Na2SO4、Ba(NO3)2、AgNO3和CuSO4。将该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根据所给实验现象完成表格(对于能确定的物质在相应位置写化学式,暂不能确定的物质在相应位置填“无”):

(1)将少许混合物放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肯定存在的物质
肯定不存在的物质
理由
 
 
 
 
 
 

(2)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肯定存在的物质
肯定不存在的物质
理由
 
 
 
 
 
 

(3)取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气体。

肯定存在的物质
肯定不存在的物质
理由
 
 
 
 
 
 

  (4)通过上述实验仍无法确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2.(广东理科基础35).下列有关Cl、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粉的成分为次氯酸钙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C.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HCl废气

D.Al2(SO4)3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试题详情

11.(广东理科基础32).用石灰水、小苏打、淀粉和食醋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碘盐中碘的检验    B.暖瓶中水垢的除去

C.食盐和纯碱的鉴别    D.鸡蛋壳主要成分的检验

试题详情

10.(广东理科基础31).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出发,下列实验不宜用图7所示装置进行的是

A.不同浓度的硝酸与铜反应

B.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

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

D.H2O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

试题详情

9.(广东理科基础21).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容量瓶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

B.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氢气时加入少许硫酸铜以加快反应速率

C.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的速度 

D.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

试题详情

8.(北京卷9)、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①KOH  Na2SO4  AlCl3       ②NaHCO3  Ba(OH)2  H2SO4

③HCl   NaAlO2               ④Ca(OH)2  Na2CO3  BaCl2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7.(江苏卷)9.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B.准确称取0.4000g的NaOH固体配成1000mL浓度为0.01000 mol·L-1的溶液

C.为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溴水后过滤

D.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