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92016  392024  392030  392034  392040  392042  392046  392052  392054  392060  392066  392070  392072  392076  392082  392084  392090  392094  392096  392100  392102  392106  392108  392110  392111  392112  392114  392115  392116  392118  392120  392124  392126  392130  392132  392136  392142  392144  392150  392154  392156  392160  392166  392172  392174  392180  392184  392186  392192  392196  392202  392210  447348 

23.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基本定型。回顾书法发展的过程,可以发现“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志。”这说明

①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②事物在批判与继承、联系与创新中发展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A. ①②      B.②④       C. ①③      D.③④

试题详情

22.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将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文明;从社会现实存在的横向来看,生态文明是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的另一种文明形式。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实施,是人类对长期以来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飞跃,是人类文明理念的一次创新这表明

①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②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创新

③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④理念创新源于人们的深刻反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试题详情

21.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其积极作用是主流,而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说,则弊大于利。这是由于: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面方面发生了变化    ②主次矛盾发生了转化

③具体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 ④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发生了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20.经验告诉我们,手接触到火会感觉到烫,甚至被灼伤。《庄子。天下》中辩者却提出了“火不热”的命题。分析这一看上去荒谬的命题,可以使我们在一般与个别、主观与客观关系等问题上得到一些有益启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①“一般的火”独立于“个别的火”,前者不热,后者热

 ②“一般的火”寓于“个别的火”之中,不能说“火不热”

③“热”感觉由“火”引起,但不存在于“火”中,所以说“火不热”

④“热”与“不热”因人而异,没有标准,所以可说“火不热”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试题详情

19.下列谚语与漫画寓意相同的是

①对牛弹琴  ②画龙点睛       

③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④抓西瓜,丢芝麻      

⑤千头万绪抓根本    

⑥抓住典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试题详情

1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古人的这些名言共同主张的是

A.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和人生道路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B.倡导把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放在首位

C.个人活动既是个体生命的自然过程又是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

D.个人活动对历史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试题详情

17.唐代柳宗元在《敌戒》诗中写道:“敌存灭祸,敌去召过。”可见  

A、人们不要过分认真地去分析什么是好事或坏事

B、好事和坏事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

C、好事和坏事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本质的区别

D、各人所站的立场不同和各人的需求不同,对好事和坏事的标准就不同

试题详情

16.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发展必须与资源的节约、环境的治理结合起来。从哲学上看,这主要体现了 

①联系的观点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③运动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试题详情

15.能够统一天下的秦始皇,下令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去防御敌人,可却不能制造导弹去攻击敌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实践具有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直接转化性    D.社会历史性

试题详情

14.世界上并没有上帝,但是人们头脑中却有上帝的形象和观念。这说明

  ①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都是如实反映 ②意识可凭借人们丰富的想象而产生

③意识的内容来源于人脑        ④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反映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