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92330  392338  392344  392348  392354  392356  392360  392366  392368  392374  392380  392384  392386  392390  392396  392398  392404  392408  392410  392414  392416  392420  392422  392424  392425  392426  392428  392429  392430  392432  392434  392438  392440  392444  392446  392450  392456  392458  392464  392468  392470  392474  392480  392486  392488  392494  392498  392500  392506  392510  392516  392524  447348 

20.温家宝总理2009年2月28日下午3时与网友在线交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政府选择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的做法(   )

①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②能够使决策反映民意,做到决策利民

③体现了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④有利于引导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19.2008年9月深圳“9﹒20”特大火灾事故、登封“9﹒21”煤矿瓦斯事故相继发生,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发生后的两天时间内,相关责任领导人被问责。这说明(  )

①我国政府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②我国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

③损害人民利益、违法失职行为要受到追究

④强化行政问责制是杜绝生产安全事故唯一有效的方法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17.09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甘肃大学生张闯在《半月谈》上发表意见:就业难只存在于没权、没钱的家庭;没见过也没听说过,哪个官员或哪个有钱人的子女没找上工作,希望两会对此给予关注和解答。这种现象表明(   )

A.我国公民有出版自由       B.我国公民有监督人大代表的权利

C.我国公民有言论自由       D.我国公民有参加国家决策的权利

试题详情

15.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大多数人都以为是才智成就了科学家,他们错了,是品格”。下列名言与这段话含义一致的是(   )

A.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B.不学礼,无以立

C.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D.是非之心,智也

16“以前,感觉国家很抽象、离我很遥远;但现在,感觉国家很具体、很真实”,这是四川灾区百姓发自内心的感言。在灾难中,国家“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这彰显了(   )

①我国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②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真实性

③我国的国家性质         ④我国新型民主的全民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因为马克思主义是(   )

①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指针 

②判明各种文化真理的主要标准 

③推动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④引领社会思潮的旗帜  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武器 

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

试题详情

13. “多难兴邦”源自《左传.昭公四年》,原意是遭遇劫难的有些国家,其后疆域拓展未遭劫难的国家反而疆土不守。现在人们这样解释“多难兴邦”: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激发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从而使国家强盛起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上述材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而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和发展

③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继承传统,古为今用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12.春节是我国十几个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但各民族过春节的形式各有不同,如汉族在除夕夜要合家吃年夜饭,长辈给未成年的孩童“压岁钱”;布依族的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藏族则在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等等。这表明 (   )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 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④文化的丰富多彩反映了经济的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11.在中国民间,最重要的节日莫过于“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过年(   )

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2010年8月15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据此回答9--10题。

9.哀悼日之所以定在8月15日是因为这一天是舟曲洪水泥石流死难者的“头七”之日。在这天哀悼逝去之人,符合中国民俗传统。下列对传统习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会产生重要影响 

③传统习俗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④传统习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为灾难中的死难者进行全国哀悼,这样做(   )

①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        

②体现了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和民生的关切

③可以形成民族认同,增强凝聚力   

④贴近民族习俗和百姓心理,体现人文关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