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92577  392585  392591  392595  392601  392603  392607  392613  392615  392621  392627  392631  392633  392637  392643  392645  392651  392655  392657  392661  392663  392667  392669  392671  392672  392673  392675  392676  392677  392679  392681  392685  392687  392691  392693  392697  392703  392705  392711  392715  392717  392721  392727  392733  392735  392741  392745  392747  392753  392757  392763  392771  447348 

5、胡锦涛主席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着中山装、乘红旗轿车。中山装作为中国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离我们的生活虽然有点遥远,但其文化的密码却在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得以保存下来,比如人权思想、革命精神和民族复兴精神,它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这说明(  )

①文化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文化具有传承性和民族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上海世博会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世”字图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据此完成3-4题 。        

3.“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的依据有 (  )

①借鉴和吸收世界上的一切文化 ②世界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 ③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 ④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为了办好世博会,上海深入开展了“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做好园区和城市志愿者培训和组织工作,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世博会、服务世博会、奉献世博会。这 (  )

A.属于政治文明创建活动      B.属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C.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体现了加强全面小康建设

试题详情

2.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山东省充分挖掘齐文化、鲁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打造一批真正打得赢、叫得响的区域文化产业品牌。这表明(  )

 A. 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

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      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

试题详情

1、泰山和黄河文化怀抱着黄河三角洲这片古老美丽神奇的收获着希望的土地,泰山和黄河文化代表着黄河三角洲作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的崛起形象。这主要说明了(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试题详情

28.

材料一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则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低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材料二 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生活,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面对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应怎样实现自身发展。(6分)

(2)结合材料二,请草拟一份“低碳生活”倡议书(提纲),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

如:要坚持废物利用,减少用纸,循环利用教科书等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创造条件促进或防止转化。

试题详情

26. 材料一 今年,随着物价的持续上涨,国内的网民们给难以控制的生活品价格取了一个个特殊的名字,大蒜涨价叫“蒜你狠”,绿豆、红豆、黑豆涨价被戏称为“豆你玩”,现在还有了“糖高宗”“姜你军”“不蛋定”。发改委发言人认为, 当前的物价上涨主要是基于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快速向城市流动,农村的生产资源相对减少,农村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其次就是一些临时性的因素,比如今年的蔬菜价格上涨与今年的灾害天气密不可分。

材料二 中信证券行业研究员毛长青说,农产品对价格的影响尤为明显。农产品上涨不仅会直接增加居民食品消费支出,还会通过产业链的传导,提高食品饮料加工业等的生产成本,提高肉禽蛋奶水产类产品价格,并带动水果蔬菜价格上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分析,农产品价格具有较强的传导、放大效应。本轮价格上涨的农副产品,与房价、股票、燃气、油价等的上涨有一定的关系。反过来一种粮食产品价格上涨,有可能形成对整个农产品市场的不稳定预期,带动其他农产品价格在短期内全面上涨。不仅如此,随着农产品市场的不断国际化,国内外市场的联系也日益紧密。

材料三  温家宝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市场供求和物价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高度重视。对此,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把解决当前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1) 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你对生活品价格异常波动原因的认识(4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农产品价格上涨会引发连锁反应的哲学根据。(6分)

(3)结合材料三,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实施“菜篮子”工程既“找市场”又“找市长”的正确性。(7分)

试题详情

25.

材料一:  表一:近七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预计)
340
408
495
559
611
631
650

注: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000万,2009年还有150万大学毕业生等待就业。

表二:某市2010人才供需对比

学历
硕士及以上
本科毕业生
大专毕业生
用人单位需要情况
19%
48%
33%
劳动力的供给情况
17%
57%
26%

表三:对3000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调查情况

首选地
沿海发达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和北部地区
72.8%
 
25.2%
 
2%
首选
职业
白领行业
 
蓝领行业
 
新兴行业
71%
 
27%
 
2%

材料二:北京市海淀区唐家岭村的简陋民房中,聚居着一群上班无岗或收入较低的大学生,他们被称为“蚁族”。他们大都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但也不得不面临就业难的现实,有人因此戏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蚁族”宁愿挤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也不愿到中小城镇或者农村就业,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全国政协委员严琦认为,“蚁族”多数觉得在大城市的机遇多、发展空间大,在中小城镇或农村可能荒废人生。

材料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0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我国要把促进就业作为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有效就业政策积极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

(1)材料一中的表格分别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的哪些特点?(6分)

(2)请结合上述材料与表格,为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提出合理的建议(6分)

试题详情

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阶段会议11月14日在日本横滨举行,会议强调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据此回答23-24题

23.关于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区域经济集团具有内向的保护性和外向的竞争性

    ②加强区域内部经济联系,是走向经济全球化的阶梯

    ③在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实行关税互惠,建立贸易壁垒

    ④全球经济竞争已趋缓和,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应运而生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4.会议上,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该坚持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原则,这些原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量变是质变前提和基础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D.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试题详情

22.解决漫画中问题的措施有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②国家财政补助普通职工

    ③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④加强监管,整顿不合理收入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