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这副对联告诉我们
A.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精神贡献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 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D.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
1. 2010年5月,温家宝和北大学子共度“五四”青年节。有学生蘸墨写下了 “仰望星空”来欢迎总理,而总理则挥毫相和,写下“脚踏实地”赠予学子们,可谓珠联璧合,涵义深刻。对这八个字的正确理解是
A.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B. 既要尽责任做贡献,又要有索取求尊重
C. 既要改造客观世界,又要改造主观世界
D. 既要树立崇高理想,又要投身社会实践
31.材料一:2010年5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1)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推动长江三角洲科学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设。(8分)
材料二:近年来,长江三角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亮点: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占全国2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近30%的进出口总额、近40%的引进外资总额及占总数一半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这一切使长江三角洲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航船”。长江三角洲经济领跑的首要奥秘在于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长江三角洲人早早地抓住了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努力开掘其源源不绝的能量,探求其规律。
(2)为什么充分的市场竞争能够极大地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4分)
30、卓琳、陈小川、张正祥……,这些2010年感动中国的人物,虽然他们从事的工作不同、感人的事迹不同,但他们却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心怀共同的坚定理想信念。由此可见( )
A.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B. 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
C.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9、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电影《哈里-波特》中主人公披上隐形衣瞬间遁形的情节,相信让许多影迷印象非常深刻。近日,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宣称,这种科幻作品中的隐形衣将有可能变为现实。科学家们计划将利用一种所谓的“超材料”制造出真正的隐形衣。 这启示我们( )
①意识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目能正确预测未来
②利学创造往往需要利学幻想的激发和推动
③科学幻想向现实的转化离不开科学实验
④发挥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就能将科学幻想变为现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8、某医院搞过一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让医生以患者的身份挂号、排队、看病、拿药……结果,医生跑前跑后,既受累又受气,一名全程体验了“患者”的医生感慨道:“医生就像拿着个遥控器,把患者指挥得团团转,当患者确实很苦。”“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蕴含的哲理有( )
①认识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③实践是在认识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④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绝对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6、自2009年9月中旬起,中国轮胎、中国钢管、中国钢版纸、美国肉鸡和汽车部件、美国拟议的碳关税……中美之间诸多领域出现了贸易摩擦。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2010年中国品牌商品欧洲展”上表示,中国和美国之间出现的贸易摩擦或贸易纠纷,不会酿成中美之间的贸易大战。钟部长这一论断体现了( )
A. 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相对的,统一是绝对的
B. 矛盾双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 承认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是我们解决矛盾的关键
D. 主要矛盾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27“竹竿效应”源于对果农收摘果实的观察,果农常用竹竿收取有刺大树上的果实,只有竹竿最长的才能收得最多。“竹竿效应”蕴含了应将关键因素作为“竹竿”,“竹竿”有多长,水平就有多高的道理。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的,要善于全面分析和处理矛盾
③全局和部分是相互制约的,要学会处理好关系全局的决定因素
④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要学会有效促进事物从量变到质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5、5年来,从应对非典、禽流感、台风、矿难、雪灾和地震的挑战,我国公共危机应急体系由创建到发展,在一次次考验中得到磨炼,在一次次教训总结中不断完善。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聪明的民族,在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这说明(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认识是客观对象显现自身的过程
③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推动认识的发展 ④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4.中国汽车产业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首届中国自主汽车技术与产品成果展成功举办引起世界关注。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发展历程表明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