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92816  392824  392830  392834  392840  392842  392846  392852  392854  392860  392866  392870  392872  392876  392882  392884  392890  392894  392896  392900  392902  392906  392908  392910  392911  392912  392914  392915  392916  392918  392920  392924  392926  392930  392932  392936  392942  392944  392950  392954  392956  392960  392966  392972  392974  392980  392984  392986  392992  392996  393002  393010  447348 

23.本次世博会确立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并提出了三大和谐的中心理念,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提倡“人、城、自然”三者共存。这些理念反映了人类活动是           (   )

   ①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追求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②以研究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价值观为根本目的

   ③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发挥人的本质能力,有意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22.穿棉布衣服还是化纤衣服?坐电梯还是爬楼梯?开车还是走路?在一部分人眼里,这不再是随机的选择而是严肃的生活态度问题,因为他们追求的是“低碳”的生活方式。目前,有许多人正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小改变,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表明(   )

    ①低碳生活理念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

    ②个人低碳生活方式对全球环境保护有能动影响

    ③人们对低碳生活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④不同生活态度决定了不同的生态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上海世博会于10月31日落下帷幕。据此回答23~ 24题。

试题详情

21.最近,某省搞了一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让医生以患者的身份挂号,排队,拿药……结果,参与体验的医生跑前跑后,既受累又受气。一名全程体验了“患者”的医生感慨道:“医生就像拿着个遥控器,把患者指挥得团团转,当患者确实很苦。”“医患换位体验”活动中蕴含着的哲理是                  (   )

    ①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

    ②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③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④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对立面转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20.一些寓言故事虽然讲的是很具体的事例,但往往有很广泛的借鉴意义,这是因为(   )

    A.矛盾的普遍性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

    B.矛盾的特殊性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普遍生与矛盾的特殊性相互包含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

试题详情

19.在当前经济生活中,上述寓言故事也屡屡发生,甚至还会有进一步的发展:因大家都不愿意分摊公用井的维护费用,该井长年失修,终于坍塌废弃。无奈,每户均出资数千元,各自打了一口井。这启示我们          (   )

     A.自私是人的根本属性

     B.个人主义是社会价值观的主流

    C.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D.资源节约从根本上取决于体制的完善与创新

试题详情

18.著名画家范曾先生在《自述》中谈到自己的成功时说:“有人以为我成功是由于钻营,由于机会。其实,人们应该记住我的一首述怀诗中的句子:作画平生万万千,抽筋折骨亦堪怜。……在艰苦颠蹶之中,我没有沉沦,我追逐着光明和希望。”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                         (   )

    ①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发挥意识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②努力创造条件,促使主次矛盾的转化

     ③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相信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④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勇于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某村有一口公用井,绳断,村长请每户出资1元购买井绳,村民不许。村长只好将断绳打结,继续使用。后屡断屡结,终至绳短不汲。无奈,每户均出资数十元,各自购买了一根井绳。回答19-20题。

试题详情

17.“竹竿效应”理论源于对果农收摘果实的观察。果农常用竹竿收取有刺大树上的果实,竹竿最长的收获最多。“竹竿效应”蕴含了这样的道理:系统功能往往决定于其中的关键因素--“竹竿”,“竹竿”有多长,系统的功能、水平就有多高。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的,要善于全面分析和处理矛盾

     ④系统和要素是相互制约的,要恰当处理好关系全局的决定因素

     ④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要抓住时机促进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试题详情

16.现代科技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助长了人们面对大自然的矜骄之气,对自然灭绝式的索取与开发的行为比比皆是。大自然在饱受伤害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报复人类:曾经潺潺流过的河水许多已经枯竭;陆地下沉;草原面积持续缩减,沙化面积不断扩大;全球天气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灾害天气成倍增长。上述事实说明                 (   )

     ①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              ②违背自然规律,必然受到惩罚

     ③事物是不断发展的                ④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已经发生改变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15.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作出预言后,由于你相信事情会如同你所预料的情况发展,因而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这更促成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常常会如同你所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说明      (   )

     ①预言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②开发人的精神资源能有力推动人自身的进步

     ③人们对自身的期许是自我实现的决定因素

     ④预言对人们达成愿望必将产生具有巨大促进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试题详情

14.对于日本准备以国内法来处理钓鱼岛撞船事件,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明确表示,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日方对在钓鱼岛海域作业的中国渔船适用日本国内法是荒唐、非法和无效的,中方决不接受。这是我国政府维护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                                (   )

     A.自治权        B.自卫权        C.管辖权        D.平等权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