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92842  392850  392856  392860  392866  392868  392872  392878  392880  392886  392892  392896  392898  392902  392908  392910  392916  392920  392922  392926  392928  392932  392934  392936  392937  392938  392940  392941  392942  392944  392946  392950  392952  392956  392958  392962  392968  392970  392976  392980  392982  392986  392992  392998  393000  393006  393010  393012  393018  393022  393028  393036  447348 

32.材料一2008年以来,面对国际国内诸多不利因素,中央政府积极应对,坚持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政策实现从“两防”到“一保一控”再到“保增长”的转变,中国宏观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材料二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纵观国内形势,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克服困难,战胜挑战。

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唯物论原理。

试题详情

31. 2009年4月2日,胡锦涛主席在G20伦敦金融峰会上发表了题为《携手合作 同舟共济》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和深化,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日益显现,世界经济金融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全力恢复世界经济增长,防止其陷入严重衰退;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维护开放自由的贸易投资环境;加快推进相关改革,重建国际金融秩序;我们应该进一步落实国际社会达成的共识,树立更坚定的信心,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实施更合理的改革,努力取得实质性成果。

请你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主张“携手合作、同舟共济”的依据。

试题详情

30、中医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的说法。这说明 (   )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非选择题(共40分)

试题详情

29.2010年1月3日,是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五周年。“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是教育、制度、监督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过去的基础上又取得新的成效。这表明   (   )

A.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

C.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D.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试题详情

28.老师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传统文化的小论文。在学生上交的作业中,有的讨论传统饮食,有的讨论传统服饰,有的研究古典诗歌,有的研究书法艺术。这表明(   )

A.意识有目的性             B.意识有计划性

C.意识有主动创造性           D.意识有自觉选择性

试题详情

27.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表明(   )

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相似的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

试题详情

26.越南流行一句谚语:“顺水行舟一人易,逆水划船十人难。”下列的格言、警句体现了相同道理的有: ①不懂庄稼脾气,枉费一年力气     ②劈柴不识纹,累死劈柴人

③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25、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大力扶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我国之所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因为               (   )

A、发达国家都拥有高度发达的科技技术  

B、国际竞争就是科技竞争

C、发展科学技术是我国的根本任务

D、国家的科技实力是当代国际竞争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试题详情

24、“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是一个

A、唯物主义命题  B唯心主义命题  C、悲观主义命题 D、教条主义命题

试题详情

2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A、 诗人的感受是完全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 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C、 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 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由客观存在决定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