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92877  392885  392891  392895  392901  392903  392907  392913  392915  392921  392927  392931  392933  392937  392943  392945  392951  392955  392957  392961  392963  392967  392969  392971  392972  392973  392975  392976  392977  392979  392981  392985  392987  392991  392993  392997  393003  393005  393011  393015  393017  393021  393027  393033  393035  393041  393045  393047  393053  393057  393063  393071  447348 

5.漫画《被改善》启示政府要(   )

    A.树立求真务实工作作风            B.不断地增强政治参与度

    C.努力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D.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试题详情

4.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下列属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                             (   )

    ①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③扩大出口以追求贸易顺差          ④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3.“分配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而我国则在15%-21%之间。这说明                      (   )

    A.我国的收入分配严重不公       B.按生产要素分配得到充分体现

    C.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       D.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偏低

试题详情

2.受金融危机影响,M国流通领域中货币流通次数减少了50%,政府加大调控力度,使流通领域货币流通量增加了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金融危机前售价10元的商品,此时售价应该是           (   )

     A.5元         B.6元         C.10元        D.12元

试题详情

1.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的购物方式正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网络购物的出现                          (   )

    ①意味着商品流通不再以货币为媒介    ②有利于发展服务业增加就业机会

    ③有利于促使消费者转变消费的方式    ④不利于形成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

    A.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30、(8分)近年来,随着中欧贸易的发展,中欧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欧文化存在差异,例如建筑风格。中国的建筑往往外面是封闭的,里面是透明的,欧洲的建筑则外面是透明的,里面是封闭的,体现了双方思维的差异。随着文化交流的加深,中欧在建筑、家饰上相互借鉴,“中西合璧”成为时尚。

  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试题详情

29、(6分)2010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全会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 我国就业形势一方面就业难,另一方面用工难。这“两难”是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共“舞”。

试题详情

27、(8分)在2010年3月“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一幅《富春山居图》的古画,这幅作于660年前的山水画,一半在台湾,一半在大陆:深深牵动了两岸同胞、海外侨胞的思绪。,一幅传世古画引起海峡两岸民众对5000年中华文化的共鸣。

  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一幅画为什么会引起两岸民众的共鸣。

28(13分)我国“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在下表空格内填写恰当的内容。(6分)

“十二五”规划制定过程
政治生活依据
中共中央作出决议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提出《建议》。

 
 
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广泛征求和吸取各方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十二五”规划正式草案。

 
 
 
“十二五”规划草案要提交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审议讨论,最终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

 

(2)为了编制出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十二五”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2010年11月提供了包括登录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直接给国家发展改革委写信或发电子邮件、发手机短信等多种参与方式。

指出上述材料中体现的我国公民直接参与“十二五”规划决策的方式及政治意义。(7分)

试题详情

26、(15分)材料一

   近5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及食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其中包括食品、衣着等八大类指标。3%是国际公认的CPI“安全警戒线”,超过3%就意味着通货膨胀的风险在加剧。2010年10月份CPI同比上涨4.4%,创自2008年10月以来的新高。

   材料二: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适时调整和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目前,在复杂的内部外部经济环境影响下,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出新的特征。201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议确定明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实施了两年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退出。

  (1)揭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谈谈CPI过快上张的影响。(6分)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货币政策调整遵循的方法论原则。(9分)

试题详情

25.2010年,起源于动漫的“给力”一词,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被视为网络影响力增强和网络词汇“转正”的象征。网络热词现象表明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④人们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