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92977  392985  392991  392995  393001  393003  393007  393013  393015  393021  393027  393031  393033  393037  393043  393045  393051  393055  393057  393061  393063  393067  393069  393071  393072  393073  393075  393076  393077  393079  393081  393085  393087  393091  393093  393097  393103  393105  393111  393115  393117  393121  393127  393133  393135  393141  393145  393147  393153  393157  393163  393171  447348 

2.马克思提出:“货币作为商品价格的转瞬即逝的客观反映,只是当作自己的符号来执行职能,也能够由符号来代替。”这一论断主要说明了( )

A.纸币是没有价值观念的货币

B.纸币能充当衡量商品价值尺度的职能

C.纸币能代替金属货币行使流通手段的职能

D.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解析:选C。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无价值。本题主要强调纸币代替金属货币行使流通手段的职能,故选C。

试题详情

1.2010年10月2日,小张排队买到一张价格180元的世博会指定日普通票。在这次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解析:选B。解答此题要注意关键词“在这次购买活动中”。在购买世博会门票过程中,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因此,货币执行的职能是流通手段。

试题详情

17.材料1:小戏小品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生动鲜活,能迅速便捷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群众的感情和愿望,贴近现实、贴近群众,是活跃城乡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内容。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群众性小戏小品创作演出十分活跃,涌现出一批精品佳作,生动表现了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材料2:“群众的文化节日 百姓的艺术盛会”。为了充分展示近年来群众性小戏小品创作演出的丰硕成果,促进基层群众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演出,进一步丰富城乡基层尤其是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部、中国文联定于在北京举办“大地情深”--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展演活动。此次展演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创作演出成果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中展示,展演节目从创作到演出全部来源于基层,产生于群众。让基层演员登上首都的大舞台,将普通人的生活通过艺术的形式反映到舞台上。节目内容之丰富、参与人数之众多都属于近年来首次。

请你从认识论的角度谈谈怎样促进小戏小品的发展?(17分)

解析:小戏小品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所以就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这四个方面来回答。

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小戏小品的创作来源于群众的实践,反映了群众的生活。小戏小品的发展离不开群众的实践活动,要推动小戏小品的发展,就必须大力支持、发展形式多样的群众实践活动。(4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小戏小品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群众的实践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断促进小戏小品的发展。(4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小戏小品能不能得到发展,需要在群众实践中不断检验,看小戏小品能不能反映现实生活、表达群众的感情和愿望,贴近现实、贴近群众。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丰富和发展小戏小品。(5分)

(4)实践是认识的目标和归宿。小戏小品从群众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群众实践中去。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小戏小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4分)

试题详情

16.近年来,我国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国际文化市场。

甲:建议我国设立政府资助动画出口项目。邀请一些国家的专家为动画样片打分,评选出适合国外观众欣赏口味的动画选题,这样可以避免政府资助的盲目性。

运用哲学知识,说明政府邀请国外专家评选样片是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做法。(16分)

解析:本题题目的设问指向是: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做法。高考凡是考方法论的题在作答时都要注意:方法论的逻辑结构是原理的逻辑的再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原理依据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个逻辑关系有两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很多学生在备考时存在一个严重的误区: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际”单指客观实际。应该是指两方面:客观实际、主观实际,从客观实际出发体现物质决定意识,从主观实际出发在这里并不是意识决定物质,而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如果按误区做题,问题只回答了一半。同理,实事求是也如此。结合材料,按原理的逻辑顺序组织答案就可以了。

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起指导作用,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4分)如果政府邀请国外专家打分,将有利于正确反映各国动画市场的实际需求,指导资助工作。(4分)

(2)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要加强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做到实事求是。(4分)如果政府加强调研,了解动画市场规律,将有利于提高资助的有效性。(4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试题详情

15.观察漫画,它形象地反映了这样一个道理:“最好是通过别人的厄运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厄运来学得聪明”。这句话所强调的哲理是( )

A.联系有时可以是主观的联系

B.别人的经验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C.亲身实践是知识的唯一源泉

D.真理总是与谬误相伴而行

解析:选B。联系无论何时都具有客观性,包括人为事物的联系。获取知识不一定亲身实践;真理与谬误有关系,但并不是时刻都相伴而行。

试题详情

14.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诗人蜷缩在被窝中却能“知雪重”,这是因为( )

A.雪和周围事物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

B.人的认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思维不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存在

D.人的认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解析:选B。诗人蜷缩在被窝中却能“知雪重”,这是借助于推理实现的,说明了认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试题详情

13.由于受地球的不可入性和地震韵律的复杂性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以及人类对地震成因和地震发生的规律还知之甚少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预测地震成为世界性的科学难题。这表明( )

①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解析:选B。简单地说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是不准确的,①不选。人的真理性认识不包含谬误,②错误。

试题详情

12.西方经济学家发现,技术创新的周期与经济繁荣周期成“逆相关”,重大基础性科技创新的高峰均接近于经济萧条期。这种现象表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解析:选B。经济萧条期更需要科技创新,说明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发展。

试题详情

11.改革开放以来,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 )

A.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B.认识对象不能“自言其明”,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C.实践能够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

D.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解析:选C。实践能够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把实践结果与目的加以比较和对照,如果一致就是真理,反之是谬误,C是原因。A、D不能作为原因。B只能说明客观事物自身不能作为检验标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