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93041  393049  393055  393059  393065  393067  393071  393077  393079  393085  393091  393095  393097  393101  393107  393109  393115  393119  393121  393125  393127  393131  393133  393135  393136  393137  393139  393140  393141  393143  393145  393149  393151  393155  393157  393161  393167  393169  393175  393179  393181  393185  393191  393197  393199  393205  393209  393211  393217  393221  393227  393235  447348 

10.(2010年黑龙江哈三中四校联考)目前我国已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下列选项属于这一体系的是( )

A.积极推进财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

B.司法机关的监督

C.进一步加强法制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

D.发挥政协的监督作用

解析:选A。厂务公开、村务公开不属于国家行政监督体系。故本题选A。

试题详情

(2010年广东揭阳联考)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政府的管理方式不断完善和创新,着力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据此回答8-9题。

8.温家宝总理强调,要加快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并把行政问责与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结合起来,有责必问,有错必究,努力建设责任政府。行政问责制度( )

①有利于公务员做到权为民所用 ②有利于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③有利于对权力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 ④有利于转变职能,直接管理企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行政问责制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但政府应注重服务功能,不能直接管理企业,故④说法错误;排除含④的选项,故选A。

9.建设法治政府就是要求政府( )

A.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

B.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C.加强立法工作,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

D.依法约束自身行为,切实做到依法行政

解析:选D。在我国,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健全法律监督体系不应该是政府进行,故A项说法错误;法院和检察院是我国的司法机关,它们要公正司法,故B项错误;人大具有立法权,故C项说法错误;政府作为行政机关,要建设法治政府就必须依法行政,故D项正确。

试题详情

7.漫画《瞒矿难掉乌纱》反映了我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瞒矿难掉乌纱

①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②要依法有效行使手中权力

③要保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

④要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设问要求从我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角度分析,而③是从党的角度来分析的。①②④符合题意。

试题详情

6.(2010年宁夏银川抽样测试)近年来,各地政府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从工商登记、资金筹措、信息咨询、技能培训、经营用地方面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予以大力支持。政府的做法履行了( )

①实施经济调节的职能 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职能 ③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  ④协调人民利益关系的职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题干中政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从工商登记、资金筹措、信息咨询、技能培训、经营用地方面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予以大力支持”。没有体现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职能,故排除②,其他的选项都能体现。

试题详情

5.某市民发现,当地有关行政部门的个别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于是打电话给该部门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该市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是(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舆论监督制度

C.社会听证制度  D.信访举报制度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意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向国家机关打电话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这属于信访举报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是指在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A、C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学生容易将民主监督的方式和民主决策的方式混淆。

试题详情

(2010年重庆调研)当公共权力被滥用,当政府官员不尽职,造成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受到损害、人民群众的权益受到威胁时,公民,请举起手中的利剑,依法同腐败分子作斗争。据此回答3-4题。

3.公民手中的利剑是指( )

A.公民的监督权      B.公民拥有惩罪权

C.公民的选举权       D.公民的罢免权

解析:选A。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因此,可以对其进行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故A项符合题意。

4.作为一个公民,在举起手中的利剑时( )

A.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

B.要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C.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

D.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析:选C。本题承接上题,强调公民如何行使监督权,只有C项符合题意;其余各项说法均不如C项更直接。

试题详情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角度看,其政治保证作用主要体现在( )

①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 ④打击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打击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属于专政职能的体现,故④的说法不符合题意。

试题详情

1.(2010年北京海淀区调研)从2004年到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7年锁定“三农”问题,极大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这体现了( )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我国人民民主是真实的

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

④我国正在增加农民的民主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宪法已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民主权利,并未扩大,排除④。关于“三农”问题,连续7年下发中央“一号文件”,真实地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故选A项。

试题详情

17.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表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要性。(15分)

解析:回答本题时,学生要注意多读材料把握材料隐含的规定性。关于为什么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材主要从“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这两个角度加以分析说明,这两个方面考生一般均可写出。但是,材料中还明确提到:“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由此可知,我们还应从依法治国的角度分析,许多学生往往因看不到这一点而失分。所以学生在做题时一定要细心研读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答案:(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5分)

(2)历史和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5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5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備胶枪妤犲繘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崑濠囧箯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