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93269  393277  393283  393287  393293  393295  393299  393305  393307  393313  393319  393323  393325  393329  393335  393337  393343  393347  393349  393353  393355  393359  393361  393363  393364  393365  393367  393368  393369  393371  393373  393377  393379  393383  393385  393389  393395  393397  393403  393407  393409  393413  393419  393425  393427  393433  393437  393439  393445  393449  393455  393463  447348 

24.(17分)材料1:2010年10月4日,温家宝在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开幕式上指出:中国是亚欧合作的坚定倡导者和推动者。中国以最坚定的态度推动各方开展政治对话、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促进求同存异,凝聚共识。中国深入参与并推动亚欧各领域务实合作,主办了近40项亚欧会议活动,倡议亚欧开启科技、中小企业、环境、海关、司法、反恐等合作新领域,拓展了亚欧合作空间。

材料2:2010年10月7日,温家宝在第十三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时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欧各自的发展造成严重冲击,也考验着中欧关系。中国在积极应对的同时,高度重视加强同欧盟的协调合作。在世界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中欧发表联合声明,表达了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坚定意愿。中国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欧盟的支持和信心。一个强大、稳定的欧盟对中国有利,对世界有利。

材料3:温家宝总理指出: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历史上亚欧两大文明相互学习和借鉴,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循环往复,促进了欧亚文明的共同繁荣进步。要充分尊重文明和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尊重各国不同发展模式和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倡导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和谐共处。要继续加强对亚欧基金的支持,推动其在亚欧学术、文化、人员交流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1)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1、2,分析评价中欧关系。(9分)

(2)请运用政治学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1和材料2的认识。(8分)

解析:第(1)问从哲学角度考查如何正确评价中欧关系。结合材料可以看出联系的观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发展的观点、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等。第(2)问从政治学角度分析中欧关系,可联系到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等。

答案:(1)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欧加强对话合作不仅给双方带来巨大利益,而且给国际社会树立了互利共赢的榜样,其意义和影响是重大的、深远的。②事物是整体和部分的统一,部分功能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中欧关系的健康发展,对促进世界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将会作出新的贡献。③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面对挑战,中欧关系的发展需要坚定共赢信念,为促进世界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勇敢接受挫折与考验。面对挑战,中欧关系的发展需要坚定共赢信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对待前进中的困难。(9分)

(2)①国家利益决定国家间的关系,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欧加强合作和交流,说明双方有合作的共同利益基础。面对金融危机等诸多全球性挑战,中欧需要加强共同合作应对和解决。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我国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拓展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与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③中欧加强合作和交流体现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符合时代的潮流和趋势。④欧盟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重视扩大和深化与欧盟的友好合作关系。 (8分)

试题详情

23.(16分)2010年6月27日,在世界经济开始脆弱复苏的背景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美国、欧盟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就削减财政预算和刺激经济发展两者谁应优先这一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和磋商。会议最终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多伦多峰会宣言》,与会领导人强调采取下一步行动,推动世界经济全面复苏,还就反对贸易保护、推进商业和投资达成共识。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同心协力 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并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推动二十国集团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机制转向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第二,加快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第三,促进建设开放自由的全球贸易体制。胡锦涛的报告和观点获得强烈反响,峰会宣言也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提升再次得到完美诠释。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知识的?

解析:解题时要紧扣“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知识的”这一答题指向,联系材料中美国、欧盟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争论和磋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召开的世界经济脆弱复苏的背景,胡锦涛主席提出的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三点建议的内容等有效信息,调用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知识点进行分析。

答案:(1)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美国、欧盟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就削减财政预算和刺激经济发展两者谁应优先这一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和磋商,会议最终达成推动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等一系列共识,表明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2)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是在世界经济脆弱复苏的背景下召开的,达成的共识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全面复苏,这表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如何推动世界经济全面复苏是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3)美国、欧盟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就削减财政预算和刺激经济发展两者谁应优先这一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和磋商,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4)胡锦涛主席就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提出的三点建议,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宗旨和基本目标中的促进共同发展的内容。报告和观点获得强烈反响,峰会宣言也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表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每点4分)

试题详情

22.(15分)材料1:嫦娥二号运行图

材料2:“嫦娥工程”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三个里程碑。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用于航天科技领域的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为“嫦娥工程”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我国航天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不断提高,为“嫦娥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工程从研制开始,所有关键的设备、仪器,全部都是独立自主完成;同时,我国有许多从事空间、天文、月球以及其他星系研究的科学家、部门和单位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了这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光荣任务。

(1)用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能取得嫦娥工程的成功? (6分 )

(2)结合材料2分析说明自主创新的经济意义。(3分)

(3)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分析说明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成功的原因。 (6分)

解析:第(1)问考查嫦娥工程取得胜利的原因。涉及到国家财政的作用、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提高等知识。第(2)问考查自主创新的意义,涉及到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综合国力的提高等。第(3)问从哲学角度分析嫦娥工程取得胜利的原因,涉及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和创新意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等。

答案:(1)①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力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用于航天科技领域的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为“嫦娥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②我国发展航天科技事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嫦娥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协作完成了这一工程。(6分)

(2)①科技创新可以推动技术改进、产品更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②科技创新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③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3分)

(3)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时,只有以对规律的认识为基础,认识和利用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成功。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探月工程的成功是航天人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科学的求实态度相结合的结晶。 ②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探月工程的成功是航天人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结果。   ③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要求我们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航天人立足全局,通力合作,着眼于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实现了少花钱、办大事的最优目标。(6分)

试题详情

21.(12分)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达沃斯论坛上指出:我们要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让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责。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知识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几条合理化建议。(4分)

(2)阐释让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责的政治学依据。(8分)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第(1)问从经济学角度考查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涉及到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初次分配要重视公平,提高两个比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等。第(2)问考查让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是现代政府的责任的政治学依据,涉及到政府的性质、职能、宗旨和原则等。

答案:(1)①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4分)

(2)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②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的政府,必须全面履行好经济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创造条件让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

③我国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④政府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确保让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8分)

试题详情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丙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据此回答16-20题。

16.嫦娥二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二号卫星实施了直接地月转移发射、近月100公里制动、环月轨道机动与定轨等多项关键技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我国发射嫦娥二号卫星( )

①突破了一大批核心技术,促进了自主创新

②推动了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进步,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③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和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

④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试题要求从经济学角度分析,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7.嫦娥一号任务总经费投入大约14亿元人民币, 嫦娥二号任务总经费投入大约9亿元人民币。我国经济发展为“探月工程”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表明 ( )

①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②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军事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

③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④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解析:②错误,国际竞争实质是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A

18. 嫦娥工程第一步:绕即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实现首次绕月飞行;第二步:落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并携带月球车就位探测;第三步:回即发射月球采样返回器,表面软着陆采样,将样品带回地球。 与下列图表体现的哲理一致的选项是( )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解析:图表体现的是量的积累的过程,A项体现的哲理与材料一致,应选A。B、C、D项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A

19.我国航天科学家齐心协力、刻苦攻关,突破了直接地月转移发射、近月100公里制动、环月轨道机动与定轨、X频段测控、高精度对月成像等多项关键技术,确保了我国嫦娥二号绕月卫星的圆满成功。这体现了  ( )

①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

③规律可以被人们认识利用和改造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③错误,规律是客观的,可以被人们认识利用,但不能被改造。

答案:C

20.“嫦娥二号”绕月卫星成功发射,仅仅是我国探月工程第二步的开始。2013年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将实现软着陆、无人探测及月夜生存三大创新。“嫦娥三号”最大的特点是将携带一部“中华牌”月球车,实现月球表面探测。这说明( )

①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力性活动

②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实践

③矛盾是事物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到认识的作用。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B

试题详情

15. 2010年7月以来,巴基斯坦遭受严重洪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友好邻邦,中国人民感同身受。为支持巴基斯坦抗击洪灾、重建家园,中国已提供了3.2亿元人民币的人道主义援助,并向巴灾区派出救援队。中国对巴基斯坦进行援助( )

①展现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②符合中巴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④体现了中国和巴基斯坦是传统的战略盟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不发挥主导作用,③排除。中国是不结盟国家,④排除。

答案:A

试题详情

2010年9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介绍了中国落实千年发展目标、同发展中国家合作有关情况。据此回答13-14题。

13.联合国召开“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说明( )

A.联合国是主权国家之上的国际组织

B.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C.联合国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者

D.联合国是一个世界性、政府间的经济组织

解析:注意“发展”会议,应选B。A、C、D观点错误。

答案:B

14.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政府( )

①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②积极支持联合国符合宪章精神的工作

③积极参加联合国有利于世界发展的活动

④积极参加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和联合国的关系。④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促进世界的发展,不是维护世界和平。

答案:D

试题详情

12.因为在人类试管授精(IVF)疗法上的卓越贡献,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Robert Edwards)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罗伯特•爱德华兹的引领下,对IVF疗法的研究获得了许多重要发现,一门新医学也由此诞生。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A.人作为实践的主体是主观的

B.认识、创造规律是尊重规律的基础

C.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D.认识是对人类的现实的创造

解析:A项错误,人作为实践的主体是客观的。B项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创造。D项观点错误。

答案:C

试题详情

11.2010年9月2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同俄罗斯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表示,并肩携手,开拓进取,努力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高到新的水平。这体现了( )

A.中俄国家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中俄两国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C.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D.中俄是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力量

解析:A项观点错误,中俄国家间的根本利益是不同的。B、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试题详情

10.2010年9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纽约与美国企业、金融、学术界21位著名人士举行座谈时指出,中美在政治上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在经济上,已经到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目前双边关系中面临的一些矛盾,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通过对话合作加以解决。中美要做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一个强大稳定的中国对美国和世界有利,中国也希望美国保持强大稳定。这体现了( )

①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两个方面

②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④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④不符合题意,应排除。中美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利益大于分歧,说明共同利益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谁也离不开谁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应选C。

答案: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