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93274  393282  393288  393292  393298  393300  393304  393310  393312  393318  393324  393328  393330  393334  393340  393342  393348  393352  393354  393358  393360  393364  393366  393368  393369  393370  393372  393373  393374  393376  393378  393382  393384  393388  393390  393394  393400  393402  393408  393412  393414  393418  393424  393430  393432  393438  393442  393444  393450  393454  393460  393468  447348 

30.在今年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宣布:到2010年底,一个以宪法为统帅、法律为主干,多层次、多部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说明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决定权

②建设法治国家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③我国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④我国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试题详情

29.2010年6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扩大了监察对象的范围、强化了监察机关在保护举报人安全上的责任、增加了监察机关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组织协调、检查指导政务公开工作和纠风工作两项职责。这些修改更有利于

①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③完善行政系统外部监督    ④预防腐败以保证清正廉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试题详情

28.我国目前有69万多个行政村,每个村都有一位村长(即村委会主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村长是我国基层政权的组成人员       ②村长是村民自治的领头人

③村长是村民直接选举的当家人        ④村长是村公共事务决定者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试题详情

27. “十一五”期间,我国在大力发展国内生产的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从211.6亿美元增至565.3亿美元,年均增速38.8%;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从300亿美元增至777亿美元,年均增速37.3%;对外劳务合作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上述材料表明

①我国与贸易伙伴的关系进一步改善,贸易摩擦减少

②我国发挥资源的比较优势,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③我国坚持对外开放,“走出去”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④对外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试题详情

26.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右图为近期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情况。这表明

①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将下调,以刺激经济

②国家运用货币政策,加强宏观调控

③我国严控货币流动性,预防通货膨胀

④金融机构支付能力增强,有利于防范风险

A. 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 ②③④

试题详情

25.针对日渐扩大的收入差距,我国有关部门正在试点建立低保、最低工资、基本养老金与物价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生活

③收入分配的平均化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④实现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A. ①③     B. ②③       C.①②④      D. ②③④

试题详情

24.腾讯公司和360公司因杀毒软件兼容问题而互相封杀,导致亿万电脑用户受到波及。在工信部的干预下,两企业被通报批评并向社会公开道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企业应公平竞争,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B.维护网民利益是网络公司经营的主要目的 

C.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取决于市场规则的制定  

D.国家工信部不宜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的自主经营

试题详情

3.[解析]材料中:一方面涉及人们为什么疑虑?另一方面又涉及人们为什么乐观?因此只有把这两点原因分析透彻即可。考察的知识:一疑虑: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二乐观:意识活动的特点,主观能动性  正确看待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答案]人们对地震预报产生了疑虑的原因:

(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 地震产生的真正原因准确全面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是具有无限性,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永无止境的过程。

科学家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原因:

①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但人类的意识活动 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类可以通过努力发现和把握地震运行规律。

②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因此,地壳的运动也遵循其固有的客观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人类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于先进的科技工具和手段,人类是可以把握和认识地壳运动规律的,进而能够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因此我们说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一定能找到一种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

④人民群众永远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者,是精神财富的的创造者。因此,人类一定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随着科技创新 步伐的加快,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的加深。人类一定能战胜自然,也一定能准确预测地震的产生。

试题详情

2.[解析]本题切入点是从实践的角度来分析,本题相对来说有点难,关于实践设计 的只是很多,一定要结合材料来回答,主 要考察知识: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答案]①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古人把地震的产生赋予神话 传说,并且认为地震的发生与治政过失有关,古人产生这种看法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实践对象、实践手段的限制,具体来说,当时生产工具相对来说极其落后,同时,对他们来说自然界的时刻变化无常难以捉摸,产生这样的认识是正常的。

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个不相同的。古人对地震的发生之所以会赋予神话传说的看法,根本原因是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体来说,在当时的社会实践中,古人在知识结构方面,掌握的自然知识较少,认识能力和水平有限,因而决定他们对自然的认知水平有限,便无法科学解释地震的发生和形成。③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古人对地震产生之所以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主要根源于实践水平和条件的限制,因此犯客观唯心主义错误。

试题详情

1.[解析]本设问主要考察学生对唯物论所涉及的原理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主要知识点:世界的物质性,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答案](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正是由于地球上万事万物的运动,书写着大地变迁的历史。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即使人们常说“稳如泰山” 其实,泰山每时每刻也在运动,相对于100万年以前,它已升高了500多米,只是相对于地球而言,它的运动不明显罢了。

(3)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客观 实在。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运动变化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 源史和发展史,这种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转移,生动体现了世界的物质性。

(4)只要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认识地壳和把握地壳运动的规律,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使人类趋利避害。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