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93347  393355  393361  393365  393371  393373  393377  393383  393385  393391  393397  393401  393403  393407  393413  393415  393421  393425  393427  393431  393433  393437  393439  393441  393442  393443  393445  393446  393447  393449  393451  393455  393457  393461  393463  393467  393473  393475  393481  393485  393487  393491  393497  393503  393505  393511  393515  393517  393523  393527  393533  393541  447348 

3、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充分协商的基础上,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随后,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2011年3月,《草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向十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征求意见;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便在全国实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说明中共中央、各民主党派、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在我国作出重大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国重大决策总是先由中共中央提出建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

②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在我国作出重大决策的过程中,中共中央要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充分协商。

③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我国重大决策要由国务院制定草案。

④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作出重大决策的过程中具有最高决定权,重大决策经其批准后,党的纲领、路线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

⑤全国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为其主要职能,我国作出重大决策要向全国政协征求意见,以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试题详情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之前,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徒ㄒ椤U飧觥督ㄒ椤肪?獯稳?嵘笠橥ü?院螅??晒?裨壕菀员嘀啤笆??濉惫婊?僖?ú莅福??崆朊髂甏禾煺倏?牡谑?唤烊??嗣翊?泶蠡岬谒拇位嵋樯笠榕?己螅?洳际凳??BR>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常识道理?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审议通过《建议》,体现了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

②《建议》是在征求多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了我国政治活动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③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④这个《建议》将提请明年春天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后,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试题详情

1、2010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是中央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建议》强调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议》在征求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意见后,将交国务院平衡、完善后形成《纲要》草案,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  用学过的政治常识知识回答。

(1)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为何要由党来提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坚持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议体现了党的依法执政。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才能制定正确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我党的执政方式是什么?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①执政方式: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②体现:《建议》是中央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在征求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意见后形成的。这些体现了党的民主执政。

《建议》《建议》强调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些体现了党的科学执政。

《建议》将交国务院平衡、完善后形成纲要草案,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这些体现了党的依法执政。

试题详情

9、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中央预算财政支出(单位:亿元)

项   目 金   额 预算数为上年执行数的 %

教育 2159.90 109%

医疗卫生 1389.18 108.8%

社会保障与就业 3582.25 108.7%

住房保障支出 992.58 101.4%

文化、体育与传媒 314.49 98.1%

地震后恢复重建 780.01 80.4%

(1)、请揭示图表蕴含的信息,并分析其政治生活依据及经济意义。(16分)

①图表表明:2010年我国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支体育与传媒、地震后恢复重建的支出与上年相比,有很大提升,说明我国政府更加关注民生。②政治依据: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基本原则。关注民生是由我国政府的性质决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关注民生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客观要求。③经济意义:财政加大对社会公共领域的支出,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体现,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内需;有利于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请结合图表,说明财政在经济社 会发展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10分)

①财政可以通过加大对社会公共领域的支出,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②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③财政通过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促进教育公平。④财政加大对社会保障与就业和医疗卫生的投入,可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⑤财政通过加大对住房保障、文化、体育与传媒、地震后恢复重建的投入,保障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材料二:2010年1-5月,我国的财政收入是 3.5万亿元人民币,预计2010全年将会突破8万亿元,即将成为世界第二大财政收入经济体。这表明中国不仅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且在后危机时代取得了先发优势。然而,8万亿让国民为之骄傲的同时,民众也希望带来更多实惠。

(1)、试描述表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指出信息说明的经济问题。(4分)

①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在08、09年增幅略有回落,但总体呈现较快增长态势,说明我国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2分,图表信息的描述1分,形成的结论1分,允许学生答案有不同的合理表述,但前提是必须确保思路正确。)

②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增长大大高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GDP的增长,说明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不合理。(2分,图表信息的描述1分,形成的结论1分,允许学生答案有不同的合理表述,但前提是必须确保思路正确。)

(2)、结合图表和材料二,运用财政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让8万亿元给民众带来更多实惠?(8分)

①合理调节财政支出方向。(1分)一是合理加大经济建设支出,(1分)促进资源理配置,(1分)及时调整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1分)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为民众获得实惠奠定坚实经济基础。(1分)(说明:本要点共3分,答出一点即可得1分。)

二是合理加大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事业支出,(1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2分)从而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让民众获得更多直接实惠。(1分)(说明:本要点共3分,答出一点即可得1分。)

②合理调节财政收入结构。(1分)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1分)既保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1分)从当实际看可以适当减免税收,让利于民,实现藏富于民,国富民强。(1分)(说明:本要点共2分,答出一点即可得1分。

试题详情

8、材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2010年10月15日在京召开,讨论未来五年的政策蓝图。

材料一:GDP增速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对比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努力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今后五年将更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在“十二五”规划中实现 “国富”到“民富”的转变。翻开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报告,民生话题几乎贯穿始终。无论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还是普通百姓关注的教育、住房、收入分配,随处可以找到涉及民生的论述。

材料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将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制定方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

(1)、揭示材料一(图表)反映的信息。(3分)

图表信息:2001年-2009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都有较快的增长并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不如GDP增幅,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 3分)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国家怎样才能实现“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7分)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②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③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继续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④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站合理的比重。⑤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调节过高收入,保障过低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拓宽投资渠道,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公民的合法财产,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⑦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防止出现两极分化。⑧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7 分)(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3)、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富民、重民生?(6分)

①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分)

②这是由党的地位和性质、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分)

③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 (2分)

(4)、结合材料三,分析“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7分)

①由中共中央提出“十二五”规划建议,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分)

②中共中央在通过“十二五”规划前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表明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各民主党是我国的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3分)

③《建议》将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既体现了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2分)

试题详情

6、 材料一: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分配体制严重制约了效率的提高,常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针对这一状况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针对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适时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材料二:效率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从而为促进公平制造条件;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为提高效率奠定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在不放松效率的前提下,逐步缩小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材料三: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效率与公平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的。过分重视一方,另一方就受到影响。效率与公平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一方的合理解决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创造条件。不能离开效率谈公平,也不能离开公平谈效率。

②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针对效率与公平在不同时期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

③要全面地看问题。既要重视效率,也要注重公平,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2)运用有关分配理论的知识说明如何做到“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①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提高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④要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管的收入,完善监管办法。⑤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3)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简要说明党和政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依据。

①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必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了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要求。

④中国共产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党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⑤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一切活动必须体现和维护人民的利益。

⑥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承担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协调人民内部利益关系的职能,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⑦政府贯彻和落实发展观要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试题详情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 “十二五”规划建议。

材料一:   2003年、2009年我国收入分配状况

指标 2003年 2009年 年均增长速度

GDP 13.58万亿元 25.73万亿元 10.8%

财政收入 2.17万亿元 5.13万亿元 22.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472元 13786元 9.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622元 4140元 6.8%

材料二:  “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追求幸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奉献了《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两部经典著作之后,他本人却对《国富论》受到过度重视不喜反忧,因为他担心政府过分关注“国富”忽视“民福”而产生“不道德情操”。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日前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十二五”经济增长的“主旋律”将围绕包容性增长展开。这说明在“十二五”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千方百计让人民富裕起来,实现社会公平,成为中国政府的一个重要执政理念。

名词解释:包容性增长,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同步进行;财富公平分配,不造成贫富差距,向低收入人群倾斜,使所有人都从增长中获益。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①材料一中的各项经济指标都有增长,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都低于财政收入增速、GDP增速。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存在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4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4分)当前,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才能理顺收入分配关系?(8分)

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2分)②它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2分)

怎样:①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改革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③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分配秩序,打破行业垄断;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是在再次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每点2分,共8分)

材料三: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央领导纷纷下到一线进行摸底调查,特别是倾听基层干部、群众对社会经济发展意见,A省省长发布了《致A省网民的一封信》。信中表示,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社会架构下的沟通壁垒,使网民和政府之间的直接对话、平等沟通成为可能,欢迎网友“拍砖”、“灌水”。

(3)、辨题:政府允许公民在网上建言献策就能实现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12分)

①公民在网上建言献策是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的体现,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决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所以“政府允许公民在网上建言献策”的说法是不正确的。(4分)

②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政府要积极主动履行保障人民民主的职能,主动听取公民的意见和建议。(4分)

③公民在网上建言献策是公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表现,这是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的途径之一。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还要求在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4分)

材料四: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4)、请你谈谈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今天,应如何发展我们的先进文化?(8分)

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②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人民群众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主体,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④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⑤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⑥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只要答对4点,即给8分)

试题详情

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五中全会集中讨论审议“十二五”规划建议,勾勒出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材料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主要议程是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将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制定方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建议,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国富民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物质基础,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由“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材料三: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发布的《公报》来看,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有这样七个方面的“不变之变”值得关注:科学发展的主题不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要转变;经济政策的思路不变,产业发展的体系要拓展;社会建设的重点不变,收入分配的关系要调整;文化前进的方向不变,文化产业的建设要提升;改革开放的国策不变,整体推进的力度要加强;加强党建的主线不变,科学执政的能力要提高;治国方略的大政不变,社会发展的合力要增强。

⑴、结合材料一,分析“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知识。(8分)

①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分)。②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分)。③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2分)。③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国务院是我国行政管理机关(2分)。

⑵、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如何实现“民富”?(8分)

①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2分);②优化分配格局,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2分);③不断提高对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财政支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2分);④着力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2分)。

⑶、请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角度分析材料三中的“不变之变”。(10分)

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2分)。世情、国情不断地变化发展着,因此,要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路线、方针、政策也需要调整与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2分)。②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2分)。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科学发展的主题、经济政策的思路等的不变。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2分)。 ③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关系,两者相互依存,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做好今后五年工作,要做到“变”与“不变”的有机统一(2分)。

(4)、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注重“富民”的经济意义?(10分)

①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体现,也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②有利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体现;③它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④有利于平衡不同群体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和谐;⑤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试题详情

3、2010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全会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材料一:《建议》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我国就业形势一方面就业难,另一方面用工难。这“两难”是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共“舞”。(6分)

①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②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③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6分)

材料二:会议提出,把“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作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从“国强”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

(2)、运用政党有关知识,分析在中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之时,“十二五”规划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的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先锋队;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③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推进全面小康社会进程,构建和谐社会。(10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