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2010年11月2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在 开幕,这次会议在资金援助、技术支持、森林保护等方面有所突破。
A.西班牙 马德里 B.丹麦 哥本哈根
C.中国 香港 D.墨西哥 坎昆
5.2010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超过 万亿元,同比增长 ,财政收入首次破万亿元。
A.4 13.5% B.5 10% C.6 10.3% D.7 10.7%
4.2011年1月29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 的决定》全文发布。文件明确规定,今后每年将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 用于该项公共支出。
A.新农村建设 25% B.农业稳定发展 15%
C.农民持续增收 20% D.水利改革发展 10%
3.2011年1月14日,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著名材料科学家 和著名血液学专家 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A.谷超豪 孙家栋 B.王振义 孙家栋
C.师昌绪 王振义 D.钱伟长 谷超豪
2.2010年11月16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和 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A.中国剪纸 黄梅戏 B.昆曲 中国古琴艺术
C.中医针灸 京剧 D.京剧 中国活字印刷术
1.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我们要以 为主题,以 为主线,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A.改革开放 贯彻科学发展观 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
C.以人为本 改革开放 D.科学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9. 材料:核能在上世纪中期得到广泛运用,它的诸多优点为我们所公认:不会像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那样产生大气污染,也不会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核燃料的能量密度是化石燃料的数百万倍。在核能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最大的担忧在于,人为或极端环境因素有可能导致放射性核物质外泄,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日本核泄漏事故为人类利用核能敲响了警钟。事实上,每种能源的开发利用都伴随着风险和弊端。石油钻探过程中可能出现油井爆炸和原油泄漏;煤炭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矿难;利用太阳能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对待此次事故的正确的态度是以之为鉴,定期做好核电站的维护和检查,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提高安全利用核能的能力、防范其潜在的危害。
(5).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 (12分)
材料 中国一直致力于救灾的国际合作。《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指出,中国本着开放合作的态度,积极参与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建立和完善国际减灾合作机制,加强国际减灾能力建设,在重大灾害中相互援助。日本地震中,中国政府向日本政府提供3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物资。
(6) 运用政治常识的知识说明加强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的原因。(8分)
22.(1)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李教授根据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做出了不同的判断,具体分析了每一时期日本经济的特点;(5分)
②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日本地震既给日本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由于抗震救灾的需求日本的经济又会有一定的增长。(5分)
(2)①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或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2分)
②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日本是全球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受地震影响,日本的汽车、半导体等相应的生产公司关闭后将会影响这些产业的上游和下游;而核泄漏事件也将导致全球核电产业发展延后。(4分)
39、日本地震“冲击波”影响了正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云集北京的中外学者向日本遇难者致哀的同时,也对日本地震造成的“经济冲击波”各抒己见。
观点一:中国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说,从短期看,地震会令日本经济放缓甚至重新出现负增长;从中期看,抗震救灾会增加需求,拉动日本经济增长;从长期看,地震加剧了日本的财政负担。这对负债水平已经很高的日本来说,是不利的。
观点二: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迈克尔·博斯金认为,一、两个季度内,日本经济可能是负增长。但随着重建的开始,它又会回到正增长,就像美国当年受飓风影响一样。
观点三:美国纽约大学教授鲁里埃尔·罗比尼表示,日本是全球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比如汽车、半导体、钢铁,日本公司关闭后,将对这些产业的上游、下游产生较大冲击。
观点四:道达尔集团董事长马哲睿指出,日本的核辐射事件,可能会使核电产业的发展延迟好几年。这会令全球使用更多的化石燃料。
(1)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观点一的合理性。(10分)
(2)结合上述观点,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日本地震带来的“经济冲击波”为什么会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大影响(6分)
38. (32分)材料一:包容性增长有着深刻内涵。从国内方面看,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同步进行;财富公平分配,不造成贫富差距,向低收入人群倾斜,使所有人都从增长中获益。从全球视野看,包容性增长体现在发达国家应当主动承担起全球经济增长与经济失衡的责任,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体现在进一步发展开放的、遵循规则的、可预测的、非歧视性的贸易和金融体制;更体现在让那些贫困国家在全球区域性增长过程中能够受益更多。
材料二:践行包容性增长关键在于政府履行好责任,胡主席提出4点建议:一是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二是实施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三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四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四点建议是从制度入手,是提高人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办法。
材料三:包容性增长要推进社会制度建设。2010年10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该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社会保险法自2007年12月第一次审议,到今天刚刚通过,差不多审议了3年的时间,共审议了4次。一般的法律案审议3次,这部法律案审议了三年四次,可以看出社会对这部法的关注,而且也可以看出来,这部法涉及的问题非常重大,涉及的制度特别复杂。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有一些亮点,有一些制度上的突破。第一,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我国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保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就。第一次审议的时候,应该说法律草案规定的覆盖面还是有限的,这三年的过程也是社会保险制度不断推进的过程,也是公民、企业和政府社会保险意识提高和增强的过程。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谈谈我国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提出原因及合理化建议。(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政府职能的知识,分析政府履行好责任践行包容性增长对于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意义。(10分)
(3)根据材料三,运用哲学知识分析“三年四次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有一些亮点,有一些制度上的突破”是如何体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8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