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95067  395075  395081  395085  395091  395093  395097  395103  395105  395111  395117  395121  395123  395127  395133  395135  395141  395145  395147  395151  395153  395157  395159  395161  395162  395163  395165  395166  395167  395169  395171  395175  395177  395181  395183  395187  395193  395195  395201  395205  395207  395211  395217  395223  395225  395231  395235  395237  395243  395247  395253  395261  447348 

1. A  解析:选项B中的蝗虫,选项C中的对虾,选项D中的家蚕属中考资源网于无脊椎动物,所以只有选项A正确。

试题详情

中考资源网
 
中考资源网
 
三、13.答案:(1)桅杆  船身  远  球  球  (2)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环球史话,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上拍摄到的照片,都用事实证明地球是个球体。解析:观察帆船的桅杆和船身哪个先出现或哪个先消失,要结合生活体验,从观察者所处的位置考虑问题;起飞的飞机所观察到的地平圈范围的大小变化,也应遵循上面的原则。

14.答案:(1)不明显  明显  (2)地球是个球体  (3)远去的帆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而回港的帆船总是桅杆先出现,再是船身的出现。  解析:结合实验活动的认识和体验,可以看出图意是把篮球看做地球的模型,铅笔看作船,铅笔的移动相当于船在大海上行驶。分别在木板与篮球上移动铅笔就相当于假设地球是平面或者是球体,看哪种情况比较符合现实情况。

试题详情

7. B  解析:地球的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

试题详情

6. B  解析: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中考\资源网体的现象有很多,但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造成的;水总往低处流是由于地心引力造成的,日全食时产生的圆弧形日缺也与地球形状无关。

试题详情

5. D  解析:对于在岸边的观察者而言,桅杆比船身先消失与桅杆的长度、船只的大小及观察者所处的位置没有任何关系。

试题详情

4. B  解析:该题目选择的否定选项,日食是因为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日食的圆弧形缺损只能证明月球是个球体,而无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试题详情

3. B  解析:应该辨证地看待张衡这一理论。

试题详情

2. B  解析: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5艘海船,用3年时间,完成中/考资源网首次环球航行,从而直接证明了地球是球体形的。

试题详情

中考资源网
 
15.曾参是春秋末期孔子的高徒,世称“曾子”,他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他勤奋好学,察觉到“天圆地方”说存在的矛盾,提出“如诚天圆地方,则是四角之掩也”,就是说如果真是天圆地方,那么圆圆的天与方方的地怎么能衔接得起来呢?他疑惑不止,就特意去问老师,结果连孔子自己也解决不了,还被老夫子埋怨了一顿。结合上述故事及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感悟到了什么?

第一单元  地球与宇宙

课题1  我们居住的地球

知识题练

题练1  A  解析:关于地球的形状,古代各国人们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古代中国人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古代印度人心目中的大地是个圆盾;古代巴比伦人想中考资|源网象大地是个空心山;古代埃及人认为星星悬挂在支撑于高山的天空下方,太阳乘船由河的东岸驶向西岸。

题练2  B  解析: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偏颇的原因很多,如观测手段、对自然的崇拜和顺从、宗教、神话等,其中主要是科学技术的局限。

中考资源网
 
题练3  B  解析:该题要注意观察者是在远离港口的船只上看灯塔。因为地球是个球体,故先是塔基消失,再是塔顶消失,整个灯塔不可能同时出现或同时消失。

题练4  A  解析:该题选择的是否定性选项,公路上远去的汽车越来越小是整体性的消失,主要原因是人与汽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从而造成观察者无法继续观察,与地球形状无关。

题练5  4万  28  21  解析:已知距离是4万千米,行驶速度是60千米/小时,根据公式v=s/t,便可计算出:t= s/v=40000千米/60千米/小时=667小时/,换算成天数就是667小时/24小时≈28天。

题练6  D  解析:地球真正的形状是个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球体,而从宇宙遥远的空间看地球却是个正球体,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赤道半径与极地半径差距很小,对于遥远的宇宙空间距离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中考资源网
 
方法题练

题练7  答案: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产生不同的、错误的认识,是由于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科技水平、活动范围不同所致,可见一定的科学技术是正确认识地球形状的基础。解析:对于地球形状的正确认识需要一个漫长而中考资\源网艰辛的过程,要辨证地去看待和分析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或观点,。

题练8  答案(1)海面上远去的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2)登高可以望远 (3)月食时月缺边缘呈圆弧形状等。解析: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方法和现象很多,要正确理解和合理运用。点拨:对于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方法或实验,要从成因上深刻理解,才能做到灵活运用。

题练9  答案:经现代科技测量知道,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为6378.14千米,极半径为6356.76千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仅差0.33%,因此,从太空看到的地球像是个标准的球体。解析:人们肉眼观测和科学测量之间存在误差是必然的,要学会用科学的办法加以解释和分析说明。点拨:这里的误差主要是指视觉误差。

能力题练

试题详情

14.读图3-1-2,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同一水平视线上,图中在木板上移动的铅笔从C点到D点,铅笔的长度中/考资源网看上去变化    (填“明显”或“不明显”);在篮球上移动铅笔从A点到B点,其长度变化看上去

    (填“明显”或“不明显”)。

(2)上述实验和现象可以用来证实什么?

(3)海边的人们发现远去船只的桅杆与船身哪个先消失?从远海归来船只的桅杆和船身哪个先出现?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