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7.对溶液中的离子进行鉴定,下列实验所得结论不合理的是
A.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溶液中含有Cl-
B.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继续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入后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可推断该溶液中含有NH4+
D.向溶液中加入盐酸,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放出,可推测溶液中含有CO32-
26.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应相互接触的是 ( )
A.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B.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玻璃棒与容量瓶内壁
C. 用滴定管向锥形瓶内注入一定体积的待测液时,滴定管尖嘴与锥形瓶内壁
D . 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管口与烧杯内壁
25.现有三组混合物:(1)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 (2)乙醇和丁醇 (3)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 蒸馏 萃取 D.蒸馏 萃取 分液
24.下列各组溶液,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
A.NH3·H2O和Al2(SO4)3 B.稀硫酸和NaHCO3
C.CaCl2和Na2CO3 D.稀硫酸和Na2CO3
23.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其作用是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时引流。下列有关实验过程中,肯定不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操作的是(填字母代号,多选)____________。
A.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B.用适量的蔗糖、浓硫酸和水在小烧怀中进行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
C.用普通漏斗组成的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实验
D.用浓氨水和浓盐酸进行氨和氯化氢反应的实验
E.用已知浓度的盐酸和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
F.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
G.将适量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22.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③制取物质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④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前,先检查是否漏水后洗涤干净⑤做H2还原CuO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⑥较多浓硫酸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后用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若是其它酸,先用大量水冲洗后涂上NaHCO3溶液
⑦碱液流到桌子上,先加稀醋酸溶液中和,后水洗⑧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H4、C2H4、C2H2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A.①②③⑤⑦⑧ B.①②⑤⑥⑧ C.①②③④⑤⑧ D.全部
21.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一定需要插入到液面以下的是:( )
①制备Fe(OH)2时将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所用的胶头滴管 ②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的长颈漏斗 ③分离石油时控制温度的温度计 ④用乙醇制备乙烯时所用的温度计 ⑤用水吸收氨气时的导气管 ⑥向BaCl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所用的胶头滴管
A.③⑤⑥ B.②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⑥
20.某学生做完实验后,采用下列方法清洗所用仪器:( )
①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后的试管②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
③用热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
④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三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⑤用氢氯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
⑥用热氢氧化钠溶液清洗沾有硫磺的试管
下列对以上操作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除④外都对 B.除⑥外都对 C.④⑤不对 D.全都正确
19.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玻璃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B.玻璃导管蘸水后,边旋转边向橡皮管中插入
C.加热坩埚中的硫酸铜晶体,失水后须在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量
D.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放在表现皿上的pH试纸上
18.(2007年高考上海化学卷,实验-离子检验)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检验方法 |
沉淀法 |
显色法 |
气体法 |
含义 |
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 |
反应中有颜色变化 |
反应中有气体产生 |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NH4+ :气体法 (B)I-:沉淀法 (C)Fe3+:显色法 (D)Ca2+:气体法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