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条件以后,反应产物不会改变的是
A.钠与氧气 B.硫酸与铝片
C.盐酸与铁粉 D.二氧化硫与氨水
5.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4.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可用来制造半导体材料 B.硝酸常用作金属铜加工前的酸洗
C.氢氧化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三氧化二铁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3.符合实际并用于工业生产的是( )
A.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制Na2CO3 B.H2和Cl2光照制HCl
C.Cl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漂粉精 D.用硫磺制硫酸
2.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海水中可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或其水溶液都可制得Cl2
B.因海水中含有镁元素,故不需经过化学变化就可以得到镁单质
C.利用蒸馏原理从海水中提取淡水是海水淡化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D.无论是海水波浪发电还是潮汐发电,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下列选项体现了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纯碱除去油污 B.食醋清洗水垢
C.木炭吸附色素 D.臭氧消毒餐具
21.工业上电解质量分数为23.4%的精制食盐水a kg,电解后残液的密度为ρ kg/L。将产生的H2、Cl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成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b kg,已知H2、C12的利用率均为c%。试计算(用含题中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1)制得氯化氢__________mol。
(2)残液中氯化钠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 Kg。
(3)残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
⑶ 请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确定该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
|
|
|
20.(12分)课题式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其基本教学模式为:
如图是关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课题式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阶段,甲同学设计的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应先点燃 处(填“A”或“B”)的酒精灯。
(2)硬质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乙同学认为甲装置有待优化,如尾气可先储存在瓶内,然后再处理。如右上图是他
设计的贮气瓶,尾气应从 (选填“a”或“b”)口通入(其它装置略)。
(4)丙同学质疑: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因此,他设计在CO通入CuO之前,
应先通入澄清石灰水,以比较排除CO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试对此作出评价。你认为
丙的设计是否有必要: ,理由是 。
(5)如果开始时通入的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则应如何设计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
取适量固体混合物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搅拌,混合物完全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A,同时闻到有轻微的刺激性气味。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再滴加稀硝酸,溶液中有无色气泡产生;继续滴加过量稀硝酸至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B。
⑴ 用 (填实验用品名称)取固体混合物于烧杯中。
⑵ 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19.(10分)已知某白色混合物粉末中含有CuSO4、K2SO4、NH4HCO3、NH4Cl、NaCl五种物质中的两种,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请完成下述探究混合物组成的实验。
仅限选择的仪器、用品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药匙、酒精灯、火柴、试管夹、镊子;红色石蕊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1mol/L硫酸、1mol/L硝酸、1mol/L盐酸、1mol/L NaOH溶液、Ba(NO3)2溶液、AgNO3溶液、蒸馏水。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